我行我业.门外汉创业从阅读中取经 “菇菌”作战 夫妇拼出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我行我业.门外汉创业从阅读中取经 “菇菌”作战 夫妇拼出头

已培植出的凤尾菇,令人惊喜。
已培植出的凤尾菇,令人惊喜。
陈世策(左)与儿子陈德康展示尝试新培植的雪乳菇,看好其前景。
陈世策(左)与儿子陈德康展示尝试新培植的雪乳菇,看好其前景。

报导/摄影:林顺利
(太平28日讯)国内种菇业者不多,具规模者更不下20家,但能走过艰辛初创期,咬紧牙根坚持走下去,甚至满怀抱负与信心,看好未来种菇业潜质与前景的佼佼者并不多。



太平的陈世策与章雪玲夫妇,便是最好例子,他们从创业初期至成功踏上轨道,从改变人们对菌菇可成食材甚至保健药材的观念至接受与趋之若鹜,一点一滴经历,堪称可歌可泣。

陈世策(55岁)夫妇打造的金岭菇企业有限公司,菇园设于太平新板的甘榜实迪亚油棕园区内,他日前在儿子陈德康(27岁)陪同下接受访问。

陈世策透露,1986年接触种菇业,当时完成拉曼学院修读会计系,与修完生物化学系的太太章雪玲结识,恰逢当时农业部大力推动种菇,抱着试试心态,就开始种菇业第一步。



不放弃才会成功

他说,由于当时极度缺乏种菇知识,只有靠中国、台湾书籍取经,慢慢自己摸索,一切从零开始,也屡试屡败,却不甘心放弃,最后,第一个设于甘文丁的小蘑菇房终诞生。

他指出,初时只是小规模栽种,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钻研,慢慢研究改善,最后也有小成就,增加信心与鼓励,继续坚持走下去,并于2003年迁来现址,大展拳脚。

陈世策坦承,80年代期,面对市场是棘手问题,毕竟当时很多人都不认识菇类,质疑其食用与保健药用功能,因此,费尽唇舌向消费群解释,成了他最大的挑战与考验毅力。

他说,初期,其菇类产品市场行销只有在早夜市集或菜市,通过摆摊,夫妇俩很有耐心的向群众讲解回答,慢慢的,民众才对蘑菇改观,最后接受其食用与保健药用价值,渐渐的,蘑菇才打开市场。

他坚信,不放弃与坚持才能成功,他从小蘑菇园以及初时的300、500棵太空包菇栽种,到如今的机器化操作以及日种量6000棵至1万棵,都是少一分耐力与信心都不能达成的因素。

他说,食用菇类在国内目前仍供不应求,尤其是讲求保健的养生与素食者越来越多,因此市场仍会锁定在国内的超市、霸市或海鲜餐馆为主。

场地卫生不马虎

种菇看易行难,尤以要种出更高优品质的菇,更要讲求场地卫生与彻底杀菌,绝不能马虎与松懈。

陈世策透露,种菇首要步骤是生产太空包,太空包主要原料包括木屑、水、石灰粉及米糠。

他说,首先将木屑滤渣去除杂物,加入米糠、石灰粉及水一起搅拌,装入塑料袋完成太空包,过后,太空包送入高温炉灭菌约8小时,取出进行冷却,才种上菌种。

他以凤尾菇为例,从种菇到采菇,约需40天至50天,一般上,一包的太空包菇,可收成7次(约4个月)。

陈世策强调,优质的菌种才能种出上等品质的茵菇,除了卫生杀菌,天气好坏及培植过程讲求都是决定因素。

他坦言,此行业也同样面对人力短缺及成本高涨问题,加上木屑缺货,以及优质菌种难求等,都左右前景。

培植6种菇类

陈世策抱着多元化发展前瞻,除了原本的5种菇类,目前已尝试培植印度品种的雪乳菇,以及引进药用价值更高的虎奶菇,开拓更大市场。

陈世策透露,目前培植的菇类有6种,包括鲍鱼菇、凤尾菇、白蚝菇、木耳、灵芝及雪乳菇。

他特别提到雪乳菇(Milky Mushroom),这种从印度新引进的菌菇,是大品种,在印度的耗食量庞大,拥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分极高,近年来才引进我国栽种,市场潜能与前景看俏。

他说,除了木耳及灵芝的营业与药用价值高不多说,该公司也打算深入研究虎奶菇(Susu Harimau)。

他说,虎奶菇顾名恩义,是原住民传说由老虎奶水滴下生长而命名来,其药用价值高,长于泥下的核可治咳、肺炎、支气管炎等,如今被雅誉为马来西亚国宝。

拟推动生态旅游

种菇业将与教育旅游扯上挂勾,陈世策未来计划在种菇园推动生态旅游点子,打造一个以菇为主题的景点,吸引游客尤其是学者到来参观及考察。

陈世策说,种菇业是一门专门知识性行业,缺乏对菌菇的了解都不行,除了菌菇类别知识的认知,了解菌菇对环保的自然界生态循环作用,也是一门知识环节。

他说,菌菇除了是分解枯木叶的功臣,培植原料木屑也是制作有机肥材料,环保意义重大。

因此,他以社会企业责任回馈的教育性为出发点,打算在蘑菇园打造一个以茵菇类为主题的生态景点,开放给游客尤其学生或学者到来参观,吸取这方面知识,从中推广及让更多人了解菇。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