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流浪漢餐廳 “啡”一般懷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流浪漢餐廳 “啡”一般懷舊

周旋在各國媒體之間的伊夫杜蘭,是個會走動的卓別林百科全書,為大家解說卓別林與其家人的事跡。
周旋在各國媒體之間的伊夫杜蘭,是個會走動的卓別林百科全書,為大家解說卓別林與其家人的事跡。

特約:子若
圖:子若、Chaplins World提供



今日登場
卓別林的世界(Chaplins World)博物館館長伊夫杜蘭(Yves Durand)

在瑞士日內瓦湖邊小鎮沃韋上科爾西耶(Corsier-sur-Vevey)走了一個上午,走過、看過、聽過“一代笑匠”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留給當地老百姓的不散記憶和深遠影響力后,在接近午飯時間,我終于抵達瑞士博物館界最令人期待的“卓別林的世界”(Chaplins World)博物館!

但見坐落在館前的巴士車站是以“卓別林”為名,而步入這個于1840年建峻,名為“Manoir de Ban”的14公頃大的山莊后,我們先在“The Tramp Cafe Restaurant ”用餐;此餐館的建築材料除了採用紅磚,以木質設計為主,牆壁上有卓別林生前活動照與電影海報添加卓式氛圍。

餐館的名字《The Tramp》是取自于1914年與1915年間由卓別林執導的電影,世人普遍認為,這部中文譯名為“流浪漢”(又被稱作“小流浪漢”,The Little Tramp)的電影是他輝煌演繹生涯的開端。此片中,他成功塑造出標準“頭戴圓頂硬禮帽、嘴蓄著小鬍子、手持竹拐杖、腳穿特大號褲子和靴子”的流浪漢形象,而此滑稽形象至今仍保有其經典地位。



用餐完畢,我們步出餐館,在偌大莊園走走,據知,卓別林于1952年來到沃韋巧遇此莊園前主人,並在參觀園內時,對這裡的大樹、綠草、湖光、山色一見傾心,並在很快的時間內達成買賣協議。此后的25年裡,他便與妻兒居住在此秀麗莊園內,過著低調樸實生活,他生前曾說過:“我們對瑞士的愛,一天比一天熾烈。”

由安樂街,走進卓別林世界

我們在莊園走馬看花逛一逛后,負責接待我們的伊夫杜蘭(Yves Durand)迎面而來,他是來自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的專業博物館展陳設計者,過去15年裡,他全情投入浩繁艱鉅的“卓別林的世界”工程上,與瑞士建築師菲立普米蘭(Philippe Meylan)是此博物館的共同創建者,亦是館長。

“卓別林的世界”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部份,一是把擁有176年歷史的“Manoir de Ban”主體建築物進行修建,從而再現卓別林生前與妻兒的真實生活場景;二是建造一座全新名為“工作室”(The Studio)的展館,展出卓別林的電影藝術作品。

在他帶領下,我們先是走進1350平方公尺大的工作室,這裡大致上可分為Easy Street(安樂街)、The Circus(馬戲團)、The Film Studio(電影工作室)、Hollywood Boulevard(好萊塢大道),以及剪輯室五大部分。

“安樂街”為參觀者進入卓別林的世界揭開了布幕,這個名字取自卓別林在1917年推出的一部諷刺社會電影《Easy Street》,而此片名則是從他出生的街道“East Street”延伸出來的,而這條街兩旁的民宅是按照《尋子遇仙記》(The Kid,1921)電影的佈景,以真實尺寸來打造。

伊夫杜蘭指出,基本上,這條街反映了卓別林在英國倫敦東區度過的貧困童年生活,以及他初抵美國后所看到的情景,他又說,卓別林的電影中經常離不開對草根階層貧窮的描述,那是因為他不曾忘記自己從哪裡來。

《淘金記》電影原裝劇照。
《淘金記》電影原裝劇照。

體驗崖上“危屋”搖晃!

沿著參觀路線走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停下腳步或是坐在椅子上,觀賞牆面上放映的默片,在習慣了被聲音充斥的我們,至少在那一個當下,可以安靜地用眼睛專注畫面,用心去解讀電影要傳遞的訊息。

如此精心且生動的展陳規劃設計,伊夫杜蘭說,參觀者看的不只是設計與電影,他們同時也置身在其中。他講的這種感覺在進入電影工作室后,特別強烈,他們把卓別林最經典的部分電影場景設計,按實景一一重現。

好比:他們把《淘金記》(The Gold Rush,1925年)裡的小木屋做成可以搖晃的木屋框架,讓參觀者走進去以后,感受片尾中小木屋懸在崖上的感覺;另外,卓別林首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0年)裡的猶太理髮師和理髮店亦在此出現,伊夫杜蘭還特地坐到椅子上作狀讓卓別林蠟像理髮,我們當然不錯失機會拍下此照啦!

除了卓別林蠟像,在位于莊園兩側的展館和故居內,共陳列32個人物蠟像,他們跟卓別林的電影與生活皆有莫大關係,其中有偉大的物理學家已故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一代流行歌曲巨星已故麥可傑遜(Michael Jackson)等人。這些栩栩如生的蠟像出自法國Grevin公司的技藝,他們最廣為世人所知的傑作,是擁有134年歷史的格雷萬蠟像館(Musee Grevin)。

朝九晚五 工作到老!

對卓別林的電影有了深入瞭解之后,我們行至坐落在園內另一側的卓別林故居,我特喜歡白綠色故居旁的一棵400年參天大樹,心裡在想:過去守護著在此居住25年的卓別林,如今,成了一棵知道很多故事的老樹。

這裡除了仔細地列出卓別林一生的年表,我們可以穿過客廳、飯廳、臥室、圖書館等地,這是他與妻子奧娜,還有他們8個孩子共同居住的地方,裡頭所有陳設依然保持原貌。卓別林在此屋接見過不少世界名人,也有不少名人在此留宿,尤其他家的大門永遠為任何音樂家而開,“上世紀知名的音樂家們,只要到瑞士都會登門拜訪他。”

伊夫杜蘭在轉述卓別林兒子的談話時,說道:在家裡的卓別林跟普通人一樣,堅持過著朝九晚五的辦公生活,工作時總是把自己鎖在圖書館裡,“他一直投入工作,直至生命走到盡頭那刻。”我們可在現場看到他手寫的好些劇本,但要看懂不易,因為他寫的是潦草的“醫生字”。

晚年生活平靜平凡

當我走到他生前用來辦公的書桌面前時,內心特別激動,腦海裡儘是想像卓別林生前端坐在這裡,時而伏案沉思創作、閱讀,時而望著窗外的綠蔭步道,那是多幸福的事呀!他的藏書中有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1870年)的作品,伊夫杜蘭透露:“他喜愛閱讀哲學類的書籍。”

在平日生活裡,他特別重視晚餐時間,每天下午6時45分,他與全家人必定出現在飯桌前,而他每個週六都去一趟菜市場或者到附近的葡萄莊園走一走,這位“默劇大師”在此過著平凡但平靜的生活。

在拍攝電影時表現非常嚴肅的卓別林,在平日生活中倒是個幽默大孩子,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其家庭照或其妻奧娜為家人掌鏡的錄影片段中窺見;每逢鏡頭對著他時,他總是做出各種古靈精怪的動作,惹得大家會心一笑。從這些珍貴影像中,我們可以判斷他在沃韋的生活是非常祥和與開心的!

從之前的展館和現今故居內,伊夫杜蘭指出,大部分的陳列物如:傢具、畫作、鋼琴、小提琴等,皆是卓別林與其妻生前的私人擁有物,但全數捐獻出來作展品,“這是一座以真物反映實況的博物館。”

卓別林電影裡所穿過的衣飾、用過的道具,好多都可以在館內的“好萊塢大道”上找得著,此為卓別林唯一收藏著的戲服,它在電影《尋子遇仙記》中亮相。
卓別林電影裡所穿過的衣飾、用過的道具,好多都可以在館內的“好萊塢大道”上找得著,此為卓別林唯一收藏著的戲服,它在電影《尋子遇仙記》中亮相。

15年,落實建館夢想

這座“卓別林的世界”從構思到落實,共花了15年之久,過程要面對種種挑戰與眾人質疑的眼光,伊夫杜蘭追溯回2000年,當時他因為參與瑞士與加拿大合資的博物館多媒體開發項目而飛到了瑞士,並結識了當地的建築師菲立普米蘭,后者與卓別林家族成員有很深的交情。

當米蘭把他介紹給卓別林家族成員認識時,他建議他們應該為父親打造一座博物館,就這樣,他與卓別林的兒子啟動了一項對話,他仍記得,那是2000年的4月份。在與卓別林家族、建築師經歷一連串冗長的商討后,大約在2002年年杪,大致上達成設館的意願。

排除眾議,達成目標

伊夫杜蘭之所以有設館的提議,不只是以他的專業判斷作切入,更多是以卓別林的鐵粉為出發,打從《流浪漢》就開始迷上卓別林電影的他,說道:“小時候總是被熒幕上的小丑角色給逗笑了,長大以后,方理解到蘊藏在小丑背后的人道精神。”

卓別林畢生總共拍過81部電影,伊夫杜蘭坦言,他對《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年)有偏愛,他認為,在此片中,卓別林把電影的美學格調、愛情的浪漫發揮得淋漓盡致。語畢,他補充一句:“卓別林的所有電影,我都喜歡呀!”他這番真情“告白”惹得哄堂大笑。

熱愛電影的他指出,卓別林不僅作為一個自製、自編、自導、自演,並且對音樂有深入掌握的全方位電影人,同時,他關心社會並為社會上的不公而發聲,“我后來有被這些事跡感動到。”

他聲稱,從未想過有機會為自己的偶像設立博物館,在漫長的設館歲月裡,他經歷許多不可預知的磨練,包括獲得建築許可證、解決與附近居民的官司,以及改建工程,“許多人質疑這項計劃的可行性與實際性,以致他們不相信我們走得過漫漫長路。”

再加上,這是一個由私人企業資助的龐大計劃,而世界上大多數博物館不賺錢,是以,在他人眼裡,他們是一群夢想家。伊夫杜蘭予以否認,直言:“我們就是夢想家!”若非對夢想的堅定與執著,豈能說服卓別林的家人、瑞士政府與沃韋居民認同此龐大計劃,如今回首過去,他坦言自己付出了全部的熱情,將它以更完美的姿態落成。

成就超越小丑角色

當它在今年4月16日配合卓別林127歲冥誕舉行開館儀式時,卓別林的家人也來了。據伊夫杜蘭透露,迄今為止,卓別林多數的孩子依然在瑞士擁有房子或公寓,當中包括了麥可(Michael Chaplin)、克裡斯托佛(Christopher Chaplin)、尤金(Eugene Chaplin)等人,有的則散居在法國、英國、哥倫比亞等地,但他們的中心仍然離不開瑞士。

據他透露,卓別林給孩子最大的影響,是做回自己、做個自由的人,不能因為他們是卓別林的兒女而有所牽制,“如今看來,他們都能夠按照父親的教誨做真正的自己。”他說,卓別林的孩子們都遺傳了父親的藝術細胞,全部投入到戲劇、寫作、電影、音樂等藝術行業。

他由衷地感謝說:若非卓別林家族成員的全力支持與合作,打造卓別林博物館的夢想是不可能會實現的,“打從一開始,卓別林家人就跟我們在一起構思博物館的整體概念,並允許我們過目所有檔案。”在整理卓別林留下的生前舊物、電影作品的過程中,他有感而發地說,它們是如此豐富且充滿人道關懷,以致他跟他的團隊無論面對多大阻撓,都堅持了下來。

在開館超過一個星期后,他看著隨著父母而來的孩子們個個笑得合不攏嘴,說明了他們愛上了這個地方,“對我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回饋,因為這是屬于一家人的地方。”

至于大人們,在參觀過展館內的工作室(The Studio)與展示卓別林日常生活的昔日故居后,不只是打從心底笑罷了,更多的是激發每個人的情緒反應,“這令我很感動!”伊夫杜蘭希望此館讓人們全面去閱讀卓別林的一生,他的成就超越一個小丑的娛樂角色!

周旋在各國媒體之間的伊夫杜蘭,是個會走動的卓別林百科全書,為大家解說卓別林與其家人的事跡。

↑《淘金記》電影原裝劇照。

↓卓別林電影裡所穿過的衣飾、用過的道具,好多都可以在館內的“好萊塢大道”上找得著,此為卓別林唯一收藏著的戲服,它在電影《尋子遇仙記》中亮相。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