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勛:小明很苦,小明不說
──財經組副主任
2016過了大半年,馬股漲幅並沒有很顯著,期間卻起起落落好多次,這種波動性,讓炒作波幅的備兌憑單很受歡迎。尤其那些想從投資市場賺快錢的人。這個要從股市賺錢的風氣,據瞭解在年輕人中越來越盛行。所以,今天想要說說小明的故事。
廿多歲的小明幾個月前通過朋友介紹,首次投資在馬股的備兌憑單,這也是他人生中首個投資。結果半年不到,他虧了差不多9000令吉。
他雖然知道自己投資的產品是炒波動性的、風險很大,卻高估了自己的運氣,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次竟虧得這么慘。9000令吉,對沒有家底、月薪不到3000令吉的年輕打工族來說,真的是個沉重代價。
所以,小明錢包很痛心裡很苦,愁得不想把這個慘痛經驗說出口。不幸中的大幸是,他不是借貸投資,只賠上自己的儲蓄。
小明知道炒波幅的風險很高,卻不知道自己不適合這種投資。他沒有基本投資知識,也不曾買股票,聽了朋友介紹買了備兌憑單,卻沒有做足功課。
備兌憑單和股票甚至一般的公司憑單不同,股票可能有股息有紅股,股價跌了若守著也還有機會翻身。備兌憑單只炒波幅,近年在國內這么受歡迎,除了發行商積極造市,再搭上人們要賺快錢的風氣,簡直就是一拍即合。
根據世界證券市場聯會資料,馬股的證券化衍生產品(包括備兌憑單、牛熊證等在股市交易的衍生產品),在2016年的首半年總成交量達到11.5億美元,比起2015年同期增加接近5%。
開班教課
有股票經紀、基金經理透露,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畢業後不想打工,於是去學買股票學投資,比沉淪股海多年的老鳥散戶還要積極。當然,這是證券行、基金經理的“肥水”生意,有相關業者順應這股趨勢開班教課,也以薄利多銷的方式招攬這班散戶,來個一石二鳥。
表面上,這股投資趨勢在某程度上代表國人的投資與金融知識正逐步提升。不過,如果背後動機只是為了在短期內投機、賺快錢,這真的值得高興嗎?請不要成為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