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仁慈號”醫院船 抵關丹向大馬取經
(關丹2日訊)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USNS Mercy T-AH19)配合2016年太平洋夥伴計劃,抵達大馬關丹丹絨格浪基地,向大馬武裝部隊展開“創傷後心生理人道援助”取經訓練。
此艘甫在越南完成人道主義和救災研討會的“仁慈號”醫院船,將在大馬進行為期兩周,分別涉及工程技術能力、醫學能力、搜尋和拯救隊、社會責任,及女性、和平與安全等方面的研討交流活動。
大馬海軍第一軍區司令拿督阿茲哈利少將指出,各國面對的天災禍害危機皆不同,2016年太平洋夥伴計劃不僅讓各國打破防備隔膜,更在人道援助方面達成合作共識。
“這是互教互學的好平台,使肩負衛國使命的士兵、軍醫團隊,能依據時下所需,掌握更多醫學新知識,和汲取他人強項。”
克服天災禍事
阿茲哈利今日在大馬皇家海軍駐關丹丹絨格浪基地,接待以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後,為首次由大馬武裝部隊軍醫局承辦太平洋艦隊人道援助計劃活動主持開幕後,如是指出。
他說,此太平洋夥伴計劃的成立是為助各國共享專才和科技,克服越來越嚴重的天災禍事,協助災黎盡早脫離苦難,盡快回到生活軌道。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大海嘯是慘痛的實例,但通過各國傾力援助,發揮各自專長,增加人力、物資救援,無形中帶來巨大的力量,使整體應對能力更為強大。”
他強調,大馬軍方認為此項在不影響國家防衛大前題下,跨國合作的概念,最重要是有助參與國家至少提升抗禦本能,不再處於束手待斃的惡勢中。
“馬方有450名參與此計劃,同時也邀請大馬海事執法機構、大馬醫藥賑濟協會、國際紅十字會、大馬衛生部、彭亨州教育局、彭亨大學、關丹中央醫院及獸醫局等單位參與活動。”
學習創傷後輔導項目
美軍海軍醫學和外科局主任佛瑞斯特斐森副上將說,大馬在創傷後心生理的援助和輔導能力,是該醫藥團隊在亞州巡迴聯辦人道主義和救災研討會的學習項目之一。
“除了天災禍害襲擊後救援、災後重建工作,醫療及救援物資的援助,其實人們在經歷一連串打擊和傷痛後的精神、心理及生理上的無形傷害,更需要我們精神支持。”
他說,大馬此方面的應對能力,能讓其隊伍達到互教互學、取長補短的功效,為未知數的明天做好準備,有更好的應付能力。
“救人需要不間斷地學習的知識,我們下一站將會前往印尼。”
此外,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醫療事務指揮官彼得羅伯茨說,美軍在配合研討交流會,也利用大馬海軍基地空間展示美軍使用的救災帳蓬,和配有設備,希望馬美兩方及參與國家代表,能為更完善的救援策略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