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權:消失的孩子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甄子權:消失的孩子

警方最近逮捕了16名毒販,當中13人竟是華印裔大專生,毒品供應對象也是學生。



不法勾搭,不管哪一種,都不可原諒。

毒了人生,傷透父母心,這些學生怎么了?

看不到他們,扶不上正途,一旦罪成,將面對死刑;余生等死,因染毒而被消失的孩子,是教育的失敗,也是國家的挫敗。



毒根長在校園,大馬的毒品問題有多嚴重,這是冰山一角。是這些學生日子過太閒,還是剛好相反,因為壓力太大?

毒品的不好,相信他們都懂,卻又明知故犯,販毒的為的是求財,吸毒的有的是情緒。生活由大人主宰,情緒由自己掌控,放在心中所願所想的虛擬世界中。

被虛擬世界養大的一代,用慾望堆砌幻象,追求名牌、吸毒、酗酒、嫖妓、賭博,加速追求更刺激的玩樂。

毒品在價錢、包裝和銷售上走“3不”路線──不貴、不多、不難買,對正學生群口味,成了派對上的“小吃”,情緒上的宣示。

現實與虛擬分化

宣示些什么呢?現實與虛擬的分化,還有貧富分化,令一些人失去了辨識“真實快樂”與“虛擬快樂”的能力。

現實和內心所求的距離變大,看到別人過得爽,自己心中就很不爽,演變成更大的反叛──我無所謂,更不在乎社會怎么看我。

或許,正值青春期的狂飆年紀,真的非常難管教,如果家長和學校都看不到,或看到了假裝不知道,等到警方捉到了才知道,孩子成了毒蟲,被消失了,除了痛心自責,還能怪誰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