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製造業吹冷風 連續13個月陷入萎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加坡製造業吹冷風 連續13個月陷入萎縮

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由於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下滑,工廠產值也下跌,新加坡製造業連續13個月陷入萎縮。



據今日出刊的《聯合早報》報導,受訪經濟師認為,新加坡的製造業展望依然非常不明朗,不過電子業似乎有所好轉。

新加坡採購與材料管理學院(SIPMM)昨晚發佈的最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7月份的製造業PMI較6月滑落0.3點至49.3點,這是該指數自去年6月連續13個月低於50點榮枯線。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共持續13個月。

採購經理指數是新加坡製造業的領先指標,一旦跌破50點就意味製造業萎縮,維持在50點以上則表示擴張。



電子業PMI則回彈,上升0.7點至49.7點,但仍然低於50點。電子業萎縮的幅度減小,主要是因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和工廠產值好轉。

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雖然主要市場依然不明朗,但是更多電子業製造商對未來不那麼悲觀。

電子業就業指數在連續14個月萎縮後,7月份恢復到50點。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認為,新加坡製造業的展望依然非常不明朗。首先,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正放緩,北美半導體的訂單出貨比(book-to-bill ratio)於6月份回落到一倍,之前兩個月它維持在1.09倍的水平,3月份則有1.15倍。

馬來西亞PMI進步

亞洲PMI的情況參差不齊,這顯示疲軟的外部需求對區域製造商的衝擊。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從6月份的50點滑落到7月份的49.9點,財新製造業PMI卻出乎意料地從48.6點彈升至50.6點。

日本日經製造業PMI從6月的48.1點升至7月的49.3點,為今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台灣、馬來西亞和印度的PMI都進步,但是印尼、韓國和越南的PMI則下滑。

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指出,雖然情況並沒有幾個月前糟糕,但區域的PMI數據僅僅顯示情況有所穩定。他預計,到今年第四季,情況又會惡化。

觀察電子領域過去幾個月的表現後,大華銀行經濟師陳達德對它的復甦感到樂觀。他認為,去年的低基數效應,會推動半導體產值在接下來幾個月取得同比增長。

經濟發展局上周發佈的最新調查則顯示,新加坡製造業者對下來半年的行業前景由樂觀轉為悲觀。

新加坡消費者繼續悲觀

失業率上升和人們對好壞參半的行業表現感到擔憂,持續對新加坡消費者形成困擾,促使新加坡消費者信心指數繼上一季下滑後,繼續維持在悲觀水平。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新加坡消費者第二季的信心指數跟第一季一樣,保持在88點。

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瞭解消費者對工作前景、個人財政狀況以及消費和儲蓄意向。信心指數在100點以上表示樂觀,100點以下表示悲觀。

調查顯示,35%新加坡人最關心工作保障,比之前一季的32%高。62%新加坡人對接下來12個月的就業前景不感樂觀,與比之前一季的59%相比,也有所上揚。

有14%對債務感到擔憂,比之前的9%高。儘管如此,有49%對經濟不景氣的顧慮也有所改善,低於第一季的52%。

尼爾森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常務董事高秀萍指出,新加坡經濟在第二季稍有改善,但我們還未走出困境,失業率上揚及人們對好壞參半的不同行業表現感到擔憂,持續困擾新加坡消費者。

她說:“我們看到新加坡人在過去幾個季度,越來越關注工作保障的問題。對可自由支配開支束緊腰帶和繼續建立穩定的財務,是新加坡人面對持續淡靜的經濟所採取的措施。”

根據過去幾個季度的觀察,新加坡人最關注的財務保障,分別為把多餘現金存起來、償還債務和對金融工具如投資股票。

調查也顯示,消費者減少了一些可自由支配開支,包括在改善家居和佈置方面減少開銷(12%)、少買新衣服(36%)、減少燃氣和電源的使用(31%),以及轉到更便宜的雜貨品牌(31%)。

不過,新加坡人在渡假和科技產品的消費繼續名列前茅。渡假方面,新加坡人(47%)僅落後於中國(62%)和印度(52%)。18%新加坡人在外娛樂的花費更高,21%對新科技產品的花費也增加。

資料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