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丹4日訊)七旬華裔老嫗替小販洗碗,賺取微薄收入,與患有精神病的長子相依為命,如今她年事已高,擔憂百年后,病兒該何去何從?
華裔老嫗連細梅(73歲)與長子陳秋陽(48歲)目前住在關丹阿益布爹路,與阿益布爹中學為鄰的叢林簡陋的小木屋,平時全靠老嫗步行到附近小販中心,替小販洗碗,賺取每日40令吉的收入。
老嫗說,附近的小販在周末、周日或是公假人潮多時,才會叫她幫忙洗碗,每月收入不固定。
擔心兒子失依靠
“平均每月開銷都花在屋租、電費25令吉及向鄰居借用自來水,並付10令吉補貼對方,也常因為無法如時繳付每月100令吉的租金,而被屋主上門催收屋租。”
育有兩名兒子的老嫗說,長子秋陽于18歲時,有天突昏倒,送院后被診出腦神經線斷裂,如今雖可自理,卻因為記憶力差無法外出工作,活動範圍只限在住家。
她說,她年事已高,不知還能挨多少個年頭,一旦發生不測,長子將來還能投靠誰?而且身在吉隆坡謀生的次子,有自己的家庭。
言語中不禁透露為病兒未來擔憂的老嫗也說,目前兩母子飲食都是自己煮簡單的一菜一湯,每日只吃一頓,兩人過著省吃省用的日子。
她說,因租金便宜,住了10年的木屋,鋅板屋頂多處逢雨漏水,木板更是處處白蟻,全得由自己出資維修,他們哪有多余的金錢修屋,只能繼續勉強的住下去。
陳秋陽受詢病情時說,他曾被醫生診斷是患有精神病,但因嫌來返醫院路途遠,就不再到醫院复診,也沒申請福利局的殘障人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