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伟:想当奴才都没得当?
曾经有一阵子,很流行清宫戏。
有些朋友看多了,提出一些疑问,例如会问:为什么那些当官的,都穿僵尸的衣服?当然,这是茶余饭后的笑话,倒是有些朋友注意到,那些当官的,对皇上自称“奴才”。
我们对“奴才”这个词印象深刻,总觉得这是一个把自己贬得不能再贬,一个实在令人抬不起头的称谓。
因此,大马曾经闹过,历史课本翻译,把官吏向统治者自称的Patik译成“奴才”的风波。
奴才与臣 亲疏有别
Patik这一个词译成“微臣”是较得体。不过记得当时谈起这事时,就跟朋友说过,你以为当奴才很卑微见不得人吗?事实上,在大辫子的清王朝里,你想当奴才都没得当。
是的,在清朝制度里,只有满人旗人才有资格对着皇帝自称“奴才”,汉臣不管地位多高,圣眷多隆都只能自称“臣”,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乾隆时,满人天保跟汉人马人龙共同联名上奏,奏折署名写道:“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看到了就下旨,不许马人龙“顺便”自称奴才,还说自己特意提起,就是担心日后有人有样学样。
后来,乾隆又再规定,满臣奏公事跟汉人一样都称臣,私事才称奴才,不管怎样,奴才与臣,就分出亲疏有别。
为什么满清皇帝这么喜欢奴才?除了制度使然,更大原因,恐怕就像著名学者张鸣说过的,乾隆皇帝自觉是聪明过人的英主,手底下不需要名臣,不需会思考的聪明人,只需会办事的人。
于是,再聪明的人,再有自己想法的人,为了生存与立足,也只能装傻当奴才,即使没有资格自称奴才,也要过得像奴才。
当巫青团长凯里语出惊人地说,为了捍卫党主席与首相纳吉,即使被人(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说成是“马仔”或“走狗”,也都必须做领袖的后盾。
不做奴才 难“活”下去
凯里是聪明的,他不会不知道这番话,肯定又被骂翻。
但是,在政治现实中,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手里的政党里,不装孙子,不做奴才,就很难“活”得下去。
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当奴才,同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当“马仔”或“走狗”,当中可是亲疏有别。
这就是政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