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行腳.說再見的那天

死亡和活著之間還包含著什麼?

供稿:董總《中學生》月刊

離去的人會活在心中,仍在世上的人會活在當下。死亡並不沉重,只是大家都把它定義成禁忌話題。勇於踏出第一步瞭解死亡,才不會被死亡傷害,亦能包容死亡的一切……

死亡讓人沉重複雜,多數人都不想談也不敢談,因為覺得晦氣或想逃避遲早會面對死亡的現實。生、老、病、死,對所有人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人生過程,然而這看似自然的過程,並不是人人都會全部經歷。有人一出生,未經老去便已死亡;也有人在毫無病痛的情況下離世。巫曉嫣的母親就是在一個平凡的夜晚,毫無預兆地倒下,陷入重度昏迷後,再也沒有睜開眼了。

由董總出版局推動的“知孝.感恩”校園閱讀三合一計劃,已經第三年了,今年除了一如既往把好書及“Tag生命Share故事”演講帶入校園,同時也是第一次把生命教育帶入社區,走訪砂拉越泗裡街、詩巫和彭亨關丹,帶領民眾接觸陌生的死亡話題,一起拋開禁忌枷鎖,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死亡。

生老病死 不再是必經過程

生命臨終時,就算已病入膏肓,親人抱著不想面對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寧願選擇急救,哪怕只是微弱的一口氣。急救雖然會延續病人的生命,但其生命已毫無品質可言,因為家人的不願放手,導致病人只能在病床上苟延殘喘,度日如年。

維持的生命對病人和家人來說,都是一場拉鋸戰,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輔導與咨商協談員巫曉嫣提到:“因為有愛,所以敢於牽手;因為有愛,所以敢於放手。”放手道別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會落寞悲痛,但只要心中有愛,這種心情也會漸漸轉為思念。

善生善終事先規劃

死亡看似無可預知,卻可事前規劃。所有的規劃,無疑也給活著的人“善生”的機會;離開的人擁有“善終”的權益,還有兩人之間的“善別”。蔡康永曾說:“我們的時代有救人性命和鼓勵人活著的藝術,但很少教人如何面對死亡。”

死亡的準備,不僅可以讓離去的人完成最後心願,也讓親人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關丹場次活動負責人黃晶女表示,從巫曉嫣的演講中,更堅定了她當初為媽媽做的決定。

她認為,趁早談生死,可避免死亡來臨前的手忙腳亂。“善生”、“善終”與“善別”的概念,更應該提倡與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這門課,更應該在校園中落實。

曾在國家心臟中心實習的黃素菁坦言,過去實習的經驗,讓她經歷了許多突發性死亡,而且死亡不分年齡。從巫曉嫣的演講中,除了讓她重新整理以及檢討自己外,也是一個自我療愈與啟發的歷程。

忙碌的生活,常讓黃素菁忽略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愛,其實愛隨時都可表達,即使是一頓自然不過的早餐,在趕著出門前,也可放慢腳步,跟媽媽好好說再見。

當失落化為思念

“每逢佳節倍思親”,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節慶裡喪親這面臨的失落、難過與落寞的時候。一年之中,無論是過年過節等特別的日子,都可以勾勒出哀傷沉重的情緒。

因為恐慌、害怕,所以急於擺脫這些情緒,急著逼迫自己快速復原。然而,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無法平復喪親之痛,喪親復原的路途,每個人都截然不同,不需勉強自己有多堅強面對一切,讓時間撫平失落情緒,逐漸轉為思念。

離去的人會活在心中,仍在世上的人會活在當下。死亡並不沉重,只是大家都把它定義成禁忌話題。勇於踏出第一步瞭解死亡,才不會被死亡傷害,亦能包容死亡的一切。

(摘錄自巫曉嫣新書《再見‧再看見》)

關丹民眾用心聆聽演講。

砂拉越泗裡街公開演講順利結束,感謝民眾的熱情招待。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