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輝:早殤的仙特拉巴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湯文輝:早殤的仙特拉巴剎

用幾千萬令吉建造的公共建築物,只有12年生命,12年之內還處處弊病,不奇怪,公共基設百病叢生早已司空見慣,能享有百年風華的,才是異數。



仙特拉巴剎近日被大馬公共工程研究院鑒定為危樓,必須拆除重建,引起口誅筆伐是預料中的慣性動作。

2004年建竣啟用的仙特拉巴剎,“未成年”就早殤要說再見了,怎不讓市民感到憤怒。

巴剎每天的人流量多,一旦發生坍塌,後果不堪設想,到時有誰要負責?還是拆了吧,公家錢怎麼說都不會有那麼的切膚之痛。



想當年,當局複製一個新的人潮匯集點,集合巴剎、巴士站及德士總站,把殘舊骯髒留在敦阿里路,把仙特拉打造成為甲市新地標。

沒想到,好景不常在,巴剎啟用兩三年後就傳出地陷、牆裂一籮筐問題,朝野議員在這巴剎多番擾擾嚷嚷,始終擺脫不了命運,終於來到終結的一天了。

問責不是這里的文化,“豆腐渣”工程該由誰來擔呢,還得看局勢演變如何。

今天,人們也不一定要到巴剎才能買到菜,時代與環境都已不一樣,如果重建後的危樓仍是一座舊模式,哪又如何承擔得起現代社會的需求,若是如此,重建的意義也不大,這點是必需考量。

《中國報》甲州採訪主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