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布袋戲 變潮了 台戲團革新吸引年輕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北馬縱貫線‧布袋戲 變潮了 台戲團革新吸引年輕人

王藝明帶著偶師王盈智(左)與王華東(右)來檳,介紹創新的台灣布袋戲。
王藝明帶著偶師王盈智(左)與王華東(右)來檳,介紹創新的台灣布袋戲。

台灣王藝明創新布袋戲團本來有機會在檳城演出,但是由于申請不到經費,他們只能在福建會館、邱公司以及寶福社做大約半個小時的簡單示範。但即使是這樣,從他們的示範與講解,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傳統表演藝術的希望。



傳統表演藝術之所以走向沒落,最大的原因就是落在時代后頭。在生活方式改變后,現代人不可能再好像他們的祖輩那樣,拎一張凳子去戲台前坐著看三個小時大戲或偶戲,傳統布袋戲出身的王藝明,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改革布袋戲。

王藝明的偶戲團本來是演金光布袋戲的,直到2010年才開始轉型。他受訪時說,金光布袋戲其實一直都在改變,這種布袋戲的演出好像電視連續劇那樣,每天演一集,觀眾是買票進場看的。

劇情編排大吊胃口



但是這種演出方法久了,觀眾也是會厭的。為了持續吸引觀眾,劇團將布袋戲的劇情編排上故意大吊觀眾胃口,勾起人們追戲的癮。他們演的多數是武俠和神話故事,有許多打打殺殺的武打場面。

金光布袋戲的觀眾多數是老年人,年輕人都不喜歡看這種表演。他說,金光布袋戲演的都是古代故事,年輕人會覺得與自己無關。而且金光布袋戲要長期看,現代年輕人的娛樂選擇很多,沒人連續數月買票進場追看不懂的布袋戲。

金光布袋戲要演幾個月,而王藝明的創新布袋戲,每次演出為90分鐘,等于看一部電影的時間,而且演的是台灣在地故事,與本土觀眾有連繫。通過這種方式,王藝明重新吸引到年輕觀眾,也走到國外,讓世界看到台灣布袋戲的生命力。

王藝明說,當初他決定改良金光布袋戲時,同行都認為這不可行。不過在他們演出獲得口碑后,許多同行也紛紛跟進。政府機關也開始支持他們的演出。

改編自台本土故事

王藝明踏出創新第一步,首個演出就是取材自台灣本土真實故事的《台灣英雄傳之決戰西拉雅》。他們不只找作家陳建成撰寫原創劇本,也邀得著名音樂人謝銘祐負責原創音樂。這是台灣布袋戲史上,首次迎來布袋戲、文學與音樂的結合。

他們創作的劇本,改編自許多台灣人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王藝明說,這些都是台灣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只是經過民間口耳相傳,帶有一定的傳奇色彩。

他們演出的另一個原創劇本就是台灣義俠廖添丁的故事。在台灣南部長大的王藝明,從小就從講古人口中以及電台廣播聽到有關廖添丁的故事,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

他指定要改編廖添丁的故事,是想要給這個民間傳奇人物正名。他說,廖添丁雖然是民間義俠,但是台灣官方一直稱他為義賊,就是偷東西的人。

王藝明無法認同“賊”字眼冠用在廖添丁身上,他認為廖添丁是英雄,不是賊。因此與作家合作創作廖添丁故事的劇本,將他塑造為民間英雄。

走進校園教講台語

王藝明創新布袋戲的另一項重要使命是傳承台灣本土閩南語。雖然工作非常忙碌,王藝明仍抽空走進校園,教學生演布袋戲,通過布袋戲教學生講台語。

他目前在台灣一所國中教學生演布袋戲,而且用傳統布袋偶來帶出時事課題。例如台灣發生食品安全風暴時,他們演的故事就是與食安問題有關。今年他們也演了反毒課題的故事,讓布袋戲帶有教育、宣導的功能。

演布袋戲當然全部用台語。王藝明說,傳統金光布袋戲裡的台詞都是文言文,脫離現實生活,只能靠死記硬背。但是創新的布袋戲,台詞都很生活化。學生記下這些台詞,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得著,台語就進步得很快。

他說,台語的式微在台灣日益嚴重,尤其是在北部。南部的青少年大多數仍會說台語,在北部的比率就很低。他曾經到台北一所大學演出,得知該校大學生有80%不會說也聽不懂台語,10%會聽不會說,其余10%只會說一些。

王藝明口白可演50角色

布袋戲的戲台上,故事由人手操縱的布袋偶去演,偶師的一雙手就是偶的靈魂。不過布袋偶還有另一個靈魂,就是在幕后唸口白的主演,王藝明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主演,他最多可以一人扮演五十多個角色,撐起整台戲。

他說,台灣布袋戲的傳統是口白都由主演一人完成,男女老少角色說的話都是一個人演繹。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不同角色的聲調演繹得唯妙唯肖。

每次演出時他都是現場配口白,靠著一把聲音在不同角色之間穿梭自如,還可隨時視情況改台詞,引起觀眾更多的認同,可說是非常了不起。當然這都是下了苦功的成果。

雖然改革金光布袋戲已獲得肯定,王藝明依然沒有停止繼續創新。他計劃將戲團演出的所有劇目都拍攝下來,制作成錄影光碟,這樣才能流傳。

他說,人們看布袋戲都是看現場演出,演過后就沒有了。拍攝可以完整記錄布袋戲。他也準備與專人合作,制作布袋戲的3D動畫。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