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華文老師不足問題 曾俊萍促減國中母語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解決華文老師不足問題 曾俊萍促減國中母語班

20160812mc63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11日訊)馬來西亞國中華文教師聯誼會主席曾俊萍促請教育部通過減少國中的母語班,以解決國中和國民型中學華文老師不足問題。

她說,現有母語班有500多班,母語班有很多問題,國民型中學的華文班老師課后要繼續到別的學校教母語班,有時沒課室老師還要找課室,最重要是母語班的華文屬于第二語文,與華文班第一語文教學法完全不同。

曾俊萍今日針對蘇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學中文組教育系畢業的18名畢業生,原本受訓及派到國中及國民型中學華文班,卻被派到寄宿中學及技職中學一事,接受《中國報》訪問時,促請教育部將該18人派到華文師資不足的國中和國民型中學,回歸教育專業。



針對一些教育人士指有華文資格但卻“躲起來”避教華文的老師問題,據曾老師瞭解,教育部正在進行工作,希望教育部同時更新數據,以跟進國中和國民型中學華文師資不足的問題,並加以解決問題。

她相信,那些老師避教華文,其一可能是華文班老師的工作量多,壓力大,除了教導班級和節數多,還要兼顧課外活動,包括訓練學生參加華文作文或演講比賽等。

“華文老師人手不足,每人平均兼教7至8班,每週24節課,國文老師只有4班及每週6節課,英文老師最多5班及5節。

“還有是一些具有華文資格並教華文的老師,深造選修其他科系畢業后轉教其他科目,但在教育部舊檔沒更新數據,依然是‘華文老師’,所以教育部數據一直以為國中和國民型中學華文老師過剩。”

不符合受訓教師專業領域

蘇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學中文學程畢業生協會文告指出,該校中文組畢業生被調往技職中學,不僅無法解決國民型和國中華文師資荒,也不符合受訓教師的專業領域。

它說,中文組教育系學程為期4年,課程包括中文系傳統課程及教育學,並非對外漢語課,學員實習期間也被派往國民型中學,教學對象為接受6年小學華文教育的中學生。當畢業生被派往技職中學時,則是教導不諳華文者對外漢語。

教育部調派不妥當

“中文教育與對外漢語是截然不同的專業,前者教導較高層次的語言技能如書寫、漢語知識、文章或古韻文的賞析;后者則是識字、漢語拼音及說話開始教起。兩者教學專業不同。”

文告說,該學程主要是培訓未來進入國民型中學的華文師資,若被派往技職學校,這意味著畢業生4年所學的無用武之地,亦加劇國中與國民型中學華文師資青黃不接及斷層問題。

“本校中文組學程于2008年開辦,至今已培訓共6批,逾200名準教師,從首批至今第5批畢業有5年,分別被派華小、寄宿中學或技職中學,僅少數被派往國中或國民型中學。”

文告強調,當國中或國民型中學需聘請母語班教師,證明華文師資依然鬧缺荒,教育部此次調派不妥當。

教部受促更新數據

一些不便透露身分的校長要求教育部更新具有華文資格老師及正在教導華文科的老師數據,以便貼近及符合國中和國民型中學現有缺乏華文老師的實際數據和情況。

這些受訪校長希望教育部重新安排,將18名原應派到國中及國民型中學教華文的老師,派到正需要華文老師的學校,先解決根本問題。

他們說,國中和國民型中學的華文班,才是第一語文,目前國內各州學校都面對華文老師短缺問題,寄宿學校和技職學校只是充當第二語文教導,應該先解決主要問題,等有多余人手,才處理次要問題。

他們認為,若有需要,教育部可考慮培訓技職學校和寄宿學校的第二語文老師,並非從原應在國中和國民型中學的華文老師“拉去”技職學校。

18教師暫不必報到等通知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告訴《中國報》說,那些被派往東馬的寄宿學校和技職學校執教的華文資格老師,原訂本月16日需報到,如今接獲教育局指示,暫時不必報到,以等候當局最新調派通知。

該批來自蘇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學中文組教育系的畢業生,較早獲悉被派往國中及國民型中學華文班執教,日前卻晴天霹靂,突悉被調往寄宿學校和技職學校。

這些畢業生如今又接獲通知,暫時不需報到。

與此同時,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也在面子書發表貼文說,他有接獲許多老師的短訊及教總主席王超群的來電,討論此項課題。

張盛聞只是簡單回應說,此課題已解決,詳情週五會公佈。

教育界相信,教育部已經重作調整,希望這批具華文資格的老師,可以如願以償調往國中或國民型中學華文班教書。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