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吃什麼最增江新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知食庫‧吃什麼最增江新村

咖哩滷麵+啦啦
咖哩滷麵+啦啦

上一期寫到“咖哩滷麵”是我心目中吉隆坡增江新村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我一廂情願地將它列為“吃什麼最增江”的首選。

一些朋友在閱讀後傳訊來問:“地方食物”的界定,除文中強調的原創性和該食物與當地歷史結合的深淺外,還有什麼條件需要特別留意嗎?我毫不猶豫地說:區域的廣泛流傳絕對是考量因素之一。

是的,如果柔佛州笨珍的茄汁雲吞麵,就止於1949年的堯記原創,而沒有冒出多家攤檔跟進的話,想必這道當地人稱作紅麵的笨珍雲吞麵就無法全面“立體”起來,讓人一想起笨珍,便想到紅艷艷加入番茄醬和辣椒醬的乾撈雲吞麵了。



再如柔佛州麻坡的烏達炒粿條,要是當初那位神來一筆將當地名產烏達加進炒粿條的創意人,無法得到顧客廣泛認同而止於一攤,想必烏達炒粿條就很難在芸芸麻坡美食當中,佔上一席位了。當然,這還包括巴生肉骨茶、芙蓉魷魚米粉、崑崙喇叭窯燒香餅及仁嘉隆新村的蘑菇飯等,都是由於區域廣泛流行而造就其代表性。

我們回頭來看看增江新村的咖哩滷麵。上一期說到大耳仔葉崇發在1973年左右創出咖哩滷麵,根據當地知食老前輩的說法,到了80年代,增江北區一帶已開始出現一些跟進推出滷咖哩的家庭式麵攤,尤其近十年更是蔚然成風,一些本來賣板麵及伊麵的麵攤,也順應潮流賣起滷咖哩板麵及滷咖哩伊麵。

雖然這些“滷咖哩”就只在新村區域流傳,幾十年下來,增江人早已習以為常,但站在食物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這些“滷咖哩”確實已走出增江獨有的麵食路向與風格。

手工大麵
手工大麵

咖哩湯汁鎮攤之寶

今期介紹的“2396咖哩滷麵”,肯定是當中的佼佼者。

也許創立得算早,對許多增江年輕人來說,“2396咖哩滷麵”已是心目中的老字號了。現任老闆娘郭愛寶的女兒呂艿鄉說,早年原籍福建南安的阿公,以經營羅裡運輸為生,到了1987年,也就是她九歲時,阿公已放下運輸生意,並開始在住家院子設攤賣起咖哩滷麵。沒過幾年,麵攤就交由母親接手,一直經營至今。

這攤麵食的特色,就在於所用的福建大麵,都是年近70的郭愛寶每天親手做的。麵條粗細不一,樸實得教人欣喜萬分,仿彿回到早年吉隆坡用在炒福建麵的大麵(大碌麵)那樣,不像現在工廠貨色,用前需入水浸得軟趴趴的,圖個發大增量好煮,少了那份長時間熬煮釋出粉質的麵香與口感。這優質麵條除了用在一碗碗現煮的咖哩滷麵和一般傳統滷麵外,只要不是週末忙不過來的時間,呂媽媽也提供炒福建麵呢!

2396不只大麵夠好,咖哩湯汁更是鎮攤之寶。以小鍋將湯汁煮滾後才下大麵,接著放入配料如豬肉、蝦和浸發過的魷魚等,若想加料增鮮,也可要求多加啦啦。等麵煮透後,以薯粉調漿勾芡,再徐徐打入蛋花即可盛入碗上,接著淋上一勺咖哩紅油,擺些炸雲吞和炸腐竹,便可上桌。其實我更喜歡多叫一盤酥脆的炸雲吞和炸腐竹,用來沾食咖哩濃汁,配搭爽然。

這組合與大耳仔咖哩滷麵跟肉碎煎蛋的原創配搭全然不同,各有特色,各自精彩。如果區域性廣泛流傳的“結果”是一味的抄襲,那充其量也只是對原創的不斷翻版再生。如果能做到像這樣的“百花齊放”,才證明食物仍在流動著,展現充沛的生命力。

呂艿鄉問我,有吃過咖哩滷麵加永春老醋嗎?

我當場愣住,想像著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味覺可能。滷麵加老醋是福建傳統,咖哩滷麵已夠南洋了,如今又再場景錯亂地把永春老醋歸位,那會是怎樣的滋味呢?

呂艿鄉將一碗加醋咖哩滷麵放到我的面前,笑瞇瞇地說:有些人喜歡端上桌後再加黑醋,但我卻覺得加醋同煮會比較香醇。

試了兩口,發現那散發濃郁椰香味的咖哩滷麵突然被馴服下來,中和得恰到好處。

我笑:為何不早說呢?

呂艿鄉
呂艿鄉

2396咖哩滷麵

創始年:1987年
地址:2396, Jalan Jinjang Permai 9, Jinjang Utara, 52000 Kuala Lumpur.
營業時間:07:15~14:45(星期一休息)
電話:016-2303880、016-2382753(呂艿鄉)
GPS:N 03°12.755’E101°39.749’

林金城──“知食分子.人文空間”總監、品牌創意顧問、美食專欄作家、電視美食節目顧問、詩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