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症父母壓力大 多寫寫曾經的美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照顧失智症父母壓力大 多寫寫曾經的美好

「長壽的秘訣」座談會於週六及週日在檳城醫學院舉辦,談及老齡化和其他健康課題。
「長壽的秘訣」座談會於週六及週日在檳城醫學院舉辦,談及老齡化和其他健康課題。

(檳城13日訊)馬來西亞健康老齡化協會(MHAS)主席飛利浦喬治說,長期照顧患有老人失智症雙親的兒女,難免因長期精神壓力,容易對雙親產生怨懟;要舒緩彼此關係,兒女不妨經常寫下和雙親“曾經的美好時刻”,喚回親恩記憶。



他說,患失智症的老人的症狀之一,就是很健忘,會忘記自己重複問同樣的東西,第一或第二次時,兒女會回答問題,若是第三次或第四次再問同樣問題,兒女就會“忽視”問題,老人家一旦覺得被忽視,就會生氣和發脾氣。

他說,這種情況長期循環,兒女須承受的精神壓力蠻大,長期照顧失智症老人家不容易。不過,當兒女開始怨懟父母,即時寫下彼此曾度過的美好時刻。

“更有效方法是,找出彼此曾經快樂的照片,並向失智症父母展示,父母也會記起,這個方法對重拾彼此關係有巨大幫助。”



所有兒女須照顧

也是精神科顧問醫生的他,今日在檳城醫學院主講由該協會主辦的“長壽的秘訣”座談會的其中一個環節時,這麼說。

他說,老人家通常很頑固,不願看醫生,如懷疑父母患失智症如何是好?其實,初步診療,醫生未必須直接見老人家,其家人可先見醫生,告訴醫生老人家症狀,讓醫生先進行初步評估。

他說,當父母被診斷患上失智症,所有兒女必須參與,有助老人家病情;再者,如果只交給一個人照顧,未免太自私,所以兄弟姐妹參與的話,能更全面了解老人家病情,同時商量如何幫助父母。

上述座談會旨在幫助老年人在黃金歲月更健康生活,教育公眾識別和管理老年精神病。

不能單靠谷歌
須依醫學診斷

神經科顧問醫生伯拉姆古馬指出,確診病人是否患有老人癡呆症,是根據醫學診斷,不是單憑病人行為。

他受詢及有了谷歌后,現在人人是“醫生”,是否能單靠谷歌搜尋的症狀資料就診斷一個人患癡呆症,這麼回答。

他說,病人被診斷前須經過一系列的症狀檢測,以及了解病人的病情歷史等,最準確當然是腦部掃描,不能主觀的單憑網上的症狀資料就診斷。

另外,飛利浦喬治補充,一般人過了60歲,罹患老人癡呆症的幾率是5%至10%,此幾率每5年增5%。過了80歲,罹患癡呆症的幾率提升至20%至30%。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