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城:不同地方不同风貌 食物一直在变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林金城:不同地方不同风貌 食物一直在变

培风中学华乐团指导老师谢培根(右起),赠送纪念品给主讲人林金城。
培风中学华乐团指导老师谢培根(右起),赠送纪念品给主讲人林金城。

(马六甲14日讯)本地著名饮食考古文化工作者林金城说,食物一直在变,是流动性的,同个食物去到不同地方,又会产生不同风貌,口味也会变化,包括被注入在地化的特色。



他举例,例如虾面,有槟城虾面、厦门虾面、台南虾面,在不同地方,都有不同风貌,像本地的虾面,当中有加入辣椒干去炒,台南的则是担子面。

他说,说起虾面的原创,其实是夏面,是立夏时吃面庆祝丰收,中国南方用红色的苋菜煮,象征吃了福气,后来改成用虾煮成红色。

他说,根据1931年的一份厦门的报告,整个厦门最多人吃的一道食物就是虾面,是当地的流行的食物。



各籍贯食物特色不同

他说,食物不是锁在一个村庄,一个国家,尤其华人的脚步走得很远,食物也传到不同的地方,被在地化,产生不同的变化。

林金城昨晚在马六甲为“下南洋.传乡音3”活动,主讲“马来西亚福建人饮食文化”时,这么指出。

他说,每个籍贯都有不同的特色食物,如海南人的有猪肉沙爹、鸡饭、面包,广东人的有茶楼点心、云吞面、粥,潮州人的有卤鸭、芋泥、豆花、炒粿条,蠔煎,客家人的是擂茶、酿豆腐、梅菜扣肉,而福建人的有肉骨茶、卤面、福建面等。

他指出,福建面在福建人的食物很重要,有福建黄面及福建大面,黄面有用在咖喱面,烫一烫就可以吃,还有虾面及经济面,而福建大面用在卤面和炒福建面,其中福建南安与安溪人喜欢吃大面。

他说,食物也是跨族群,mee rebus或印度炒面mee goreng也用福建人黄面,在菲律宾也有黄面,因为曾经有福建人来过,就如所说的,食物是流动的。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