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無不言‧周錦聰:飛翔的小王子──天下皆英才,何必分等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師無不言‧周錦聰:飛翔的小王子──天下皆英才,何必分等級?

學習的動力,源自興趣。喪失學習動力,不喜歡學校,就是厭學的徵兆了。《麥田里的守望者》有段對話,讓人不得不正視厭學的可怕。



“你可曾覺得膩煩透頂?”主人公霍爾頓問朋友薩麗:“我是說你可曾覺得心裡打鼓,生怕一切事情會越來越糟,除非你想出什麼辦法來加以補救?我是說你喜不喜歡學校,以及所有這一類的玩意兒?”

“學校簡直叫人膩煩透了。”

“我是說你是不是痛恨它?我知道它膩煩透了,可你是不是痛恨它?我要問的是這個。”接著便辟里啪啦數落學校和社會的不是。



現在,像霍爾頓一樣討厭學校、厭倦學習的學生,似乎有增無減。問題癥結之一,是很多師長喜歡以“等級”、“排名”標籤學生。於是,很多中小學生用等級互相比對,有了等級,個人能力仿佛立竿見影——自己不及人,或者比人強。

那些成績欠佳、名落孫山的學生,看了“等級”這假象,心理上往往矮人一截。當他們在學校只是一再地被否定,他們其實恨不得矮得像小人國的小人一樣,不再被世人看見。信心崩潰,可能讓他們一輩子就情願在小人國裡匍匐。

諷刺的是,在小學廢除等級和排名的芬蘭,在教育上反而多次名列世界第一。原因何在呢?

芬蘭教授薩爾博格反對以等級來評估學生能力。他說:“大家互相比較,我們認為這是不好的,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和表現都不同。就如我們不能像考大象、企鵝和猴子爬樹的技巧那樣,它們的能力各異,用標準化的爬樹考試來衡量它們的能力是荒謬的。

所以,我們決定廢除等級,讓教師和學生從此不再以分數來劃分等級。很快的,教師覺得這樣做很好,這就改變了學習的氣氛,他們更互相合作,並加強了凝聚力。”自小懂得合作,遠比只懂得擠破頭皮惡性競爭,更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芬蘭教育部都知道“分等級”對教育的傷害。學校不只不給學生分等級,也不給教師無謂的評比和評分。教育部的官員說:“我們的老師,都一樣好!”當然,他們是經過嚴格挑選和審核後,把一流的人才吸納到教育界,才說得如此鏗鏘有聲。

一流的人才當老師,發揮“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作用,學生快快樂樂學習,學校就成了天堂。

天下皆英才,何必分等級?

《麥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唯一的長篇小說,發表于1951年,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至今仍十分暢銷。全書以出身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16歲中學生霍爾頓·考爾德的口吻敘述,不僅生動地描繪了一個不安現狀的中學生的苦悶彷徨、孤獨憤世的精神世界,一個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徵,也批判了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

周錦聰,馬大中文語言學學士、博大中文文學碩士。曾任華小和國中華文老師、教育部副部長特別事務官。現為師範學院中文講師。曾獲逾50項文學獎,著有6本文學著作。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