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民:中國的里約奧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林聰民:中國的里約奧運

(寄自廣州)



本屆奧運會在中國可說鬧得沸沸揚揚,先是泳將孫楊無端端被澳洲的霍頓誣告使用禁藥,又遭到體操裁判集體惡意壓分,然后是打倒了對手,卻打不贏裁判的拳擊手呂斌,接著又是金牌成績卻被判零分收場的舉重女將,再來是帆船、4×100公尺接力等等……幾乎所有失利的項目都有說辭,可謂狀況百出不一而足,像是整個奧委會乃至全世界的裁判都對死了中國似的。

通過媒體的推波助瀾,坊間從開賽第三天起便流傳一句即委婉哀怨,又自以為是的金句:“中國已強大到別人須用卑鄙手段才能取勝的地步了”。對諸如乒乓之類得了大滿貫的項目,便被說成“再惡劣的環境也難不倒中國”。

熱衷體育賽事的人都知道,本屆奧運多個項目的裁判的確非常奇葩,不是人們不信任奧委會,只是事實擺在眼前,實在無法不讓人詬病,但若硬要說這便是中國戰隊在短短8年時間內,從51面金牌猛挫半數的主因,也未免過于牽強。



關于這點,相關人士的確另有說法,經過他們精密分析之后,結論是:一般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在隔屆必有青黃不接的頹勢出現,中國在2008年辦過北京奧運,當前的現象非常正常!言之鑿鑿之余,不禁讓人想起20年前主辦過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美國,20年來40面金牌穩定發揮,絲毫沒被影響,更有趣的是,本屆金牌數量首次整體超越中國的前主辦國英國,似乎也不在詛咒之中。

現在的中國定義別人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國戰隊今日的窘境呢?有人說,4年前倫敦奧運,中國的金牌懸賞為50萬元人民幣,今年大幅度削減成20萬元人民幣,因此消磨了運動員的拼勁?這個揣測的合理性基本不成立,如今的中國資本市場高度發達,隨便一紙廣告合同都夠代言人吃上一輩子,就算再笨的選手,都不會奔著那區區幾十萬的獎金鬧脾氣。

其實,真正的問題在于,過去的中國對自己不斷要求,現在的中國對別人要求不斷;過去的中國不斷地改變、優化本身,現在的中國不斷的試圖定義別人。這是一個大國蛻變成強國必經的陣痛,走得出這個迷思,中國才能懂得“偉大的運動員不屬于國家,而是人類的共同資產”的道理;同理,市場、文明、科技、文化,乃至價值觀,又何嘗不是如此?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