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任平:狩獵的代替經驗:神奇寶貝Go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溫任平:狩獵的代替經驗:神奇寶貝Go

偶爾打開YouTube,看到一大群人簇擁著闖過馬路,車流停滯,近攝看到不少路人有些在竊竊私語,有些在比手劃腳,有些在搖頭歎息。不像是糾眾示威,也不像發生車禍。追蹤看下去,才發覺大夥正在玩Pokemon Go,他們追逐的是“神奇寶貝”。而且有些“寶貝”還是屬於“稀有級”的。



只有馬拉松比賽、逃避恐襲現場、外星人侵略,才會發生如此集體的群眾奔跑現象。美國《時代》(TIME)雜誌,形容這種集體人類奔走,可能反映世界末日的景象。

現場感強烈戶外遊戲

過去人們是在戶內,在手機網絡上玩翻山越嶺、屠妖殺龍的遊戲,“神奇寶貝”遊戲是一個擴增現實(Augmented Reality),應該說現場感強烈的戶外遊戲。參與者利用手機上的地理定位資訊,像個狙擊手不斷移動方位、尋找可愛的“獵物”。這是2016年7月8日神奇寶貝遊戲推出市場後,虛擬與現實的結合:遊戲不僅造夢,甚至把夢變成真實。



這種巷裡街衢的追逐,本來是18歲以下(或16歲以下)的兒童與少年做的事,成年人是通過上述遊戲,追求失去的童真,滿足“回到童真”的心理需求嗎?或者說,晚期吞噬性資本主義無堅不摧,成功侵襲並佔領了許多成年人的心理軟肋?

癥結在“童真”(innocence)的意涵。“尋找神奇寶貝”是句“婉言”(euphemism),它的真正意義是“城市狩獵”。城市是座人造森林,搜索者到處尋找各自的獵物,玩家是把Pokemon設置成叢林狩獵的“代替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從追蹤、尋找、捕捉……莫不是狩獵的手段與過程。

有人在網上自述追捕的過程,受訪者的表情既憨真(naive)又殘忍。商業主義加上高端科技可以扭曲人的價值觀到這地步,實在匪夷所思。

滿足人類本能與慾望

看到成年玩家匍匐在地,50-60歲了,還俯身彎腰,在公共廁所、夜市場、湖傍公園打轉,不斷尋找精靈,我們悚然警覺,Pokemon有能力使人失去“做人起碼的分寸”(basic sense of proportion as a person)。遊戲本身不見精彩,但這遊戲隱含著捕獵、飼養、禁錮,恰恰可以滿足人類野獸的本能與慾望。寵物狂(Pets Wild)對神奇寶貝的出現,更是“迎上前去”(rise to the occasion),參與其間,樂此不疲。除了現實世界的貓狗兔,寵物狂更多了虛擬空間的各種精靈,供他們玩耍。

媒體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說:“我們打造工具,然後工具打造我們。”(We shape our tools,then our tools shape us。)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在不久的將來,報章將報導愈來愈多,因追逐神奇寶貝掉進溝渠,與跟蹤神奇寶貝而撞上燈柱的人的有關消息。

如果有一天,一輛巴士司機因為追逐精靈發生車禍,自己與車裡的人都成了精靈,事件就不是花邊新聞,而會成了報章頭條。Pokemon Go會讓國家付出難以預料的社會成本(social costs),包括各種意外的發生,與防患措施、防患人員的額外金錢補貼與開銷。教育部下令禁止中小學生玩這遊戲,乃明智之舉。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