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擁數語言版本 Negaraku起源 眾說紛紜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全球各地擁數語言版本 Negaraku起源 眾說紛紜

20160829mc96



報導:黃介琳
(吉隆坡28日訊)第59屆國慶日的腳步越來越近,大馬國歌《Negaraku》不絕于耳,然而許多人或許不知道,這首大馬國民自小耳熟能詳的歌曲,竟然在全球各地有數種語言版本。

除了馬來文版,這首歌曲曾以荷蘭語、印尼語、日語、英語、粵語及華語版本形式出現,被世界各國演繹翻唱。

事實上,大馬國歌非大馬原創,歌曲起源眾說紛紜。



改編自霹靂州歌

有人指《Negaraku》改編自霹靂州歌《天佑吾王》,坊間廣泛認為該州歌改編自印尼的《Terang Bulan》;然而根據大馬歷史學家丹斯里邱家金,這首曲子出自法國作曲家皮耶吉恩(Pierre Jean de Beranger)創作的《La Rosalie》。

據說,這首曲子后來被荷蘭歌手Zangeres Zonder Naam,錄製成荷蘭版歌曲《Terang Boelan》,但推出年份無從考究。

直至1938年,印尼的賽夫巴里為這首歌填詞,創作了《Terang Bulan》一曲,在當地迅速廣為傳唱。

緊接1943年,日本以一名登嘉樓出生的日本人,在馬來亞當間諜的生平故事為藍本,拍攝電影《馬來亞之虎》,並在電影中播放這首日文版歌曲。

1947年,夏威夷歌手菲利斯門德松和其團隊將《Terang Bulan》改編為英文版《Mamula Moon》,並錄製成專輯的歌曲之一。

香港方面,周聰在1956年作詞,由梁靜演唱粵語版《月光曲》。

香港歌手姚莉再于1961年推出的個人專輯,翻唱中文版的《南海月夜》。

網絡指源自法國作曲家

《Negaraku》歌曲最早來源引發爭議,雖有邱家金博士力證,網絡也廣泛指它源自法國作曲家皮耶吉恩(1780至1857年)作品《La Rosalie》,但香港音樂愛好者兼業余懷舊金曲歌手Louis Lee卻否決有關論點。

邱家金指出,時任霹靂蘇丹阿都拉被指涉及謀殺英國派駐霹靂州參政司畢治(JWW Birch),在1877年遭流放到塞舌爾島。

而當時阿都拉兒子拉惹朱蘭常到塞舌爾探訪他,經常聽到當地廣為傳唱的《La Rosalie》。

時至1903年,拉惹朱蘭陪同蘇丹依德利斯到英國出席英王愛德華七世加冕大典時,因霹靂沒有州歌,險面臨無州歌演奏迎接的窘境,幸虧拉惹朱蘭機智,哼出《La Rosalie》的曲子讓樂隊演奏,于是霹靂州歌就這樣誕生了。

另外,Louis Lee則反駁皮耶吉恩是法國著名詩人兼填詞家,唯一生從未寫作任何曲譜,所以絕不可能譜寫《Terang Boelan》旋律。

他說,坊間沒有流傳該曲的法語原曲《La Rosalie》任何錄音,甚至無法從任何歐美網站,找到由皮耶吉恩撰寫的原曲歌詞。

國歌誕生波折多

當初《Negaraku》的誕生,也是經過一番波折。

1957年馬來亞快獨立之際,當時個11州屬(沙巴和砂拉越還沒加入)都有自身州歌,唯獨沒有國歌。

于是,國父東姑阿都拉曼與當時的政府部門高官,組織一個委員會,從全球各地徵收一首歌曲作為馬來西亞國歌。

據說,當時全球有514人參賽,委員會也接獲2000多首曲子,但沒有一首是合適的。

最終,委員會于當年8月5日拍板定案,改編霹靂州歌,並製成了《Negaraku》。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曾披露,英國著名作曲家本傑明,曾為我國編制國歌,卻遭擱置不用。

根據《聯合國或死亡!尋找國歌的旅程》作者亞里斯,本傑明在1957年6月受我國政府委託,編制國歌。

后者用了2天時間編曲,依據大馬政府要求加入傳統音樂元素,但最后歌曲還是不被採用。

亞里斯說,該歌曲僅在2007年,倫敦慶祝大馬獨立50週年時,進行過一次公開演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