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日訊)“彭博社”指出,倘若把中國臃腫且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視為一個國家,它會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
根據“彭博社”經濟學家陳世淵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的最新研究,在中國民營投資減弱之際,國企投資可能還在成長。
這更加突出了中國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國企囊括了中國工業資產的40%和全國用工總數的18%,這也說明這項任務的艱巨性。
在最近有可靠數據的2014年,國企的資產回報率只有4%,經營靈活的民營企業回報率為11%。
陳世淵與歐樂鷹寫道,對成長來說這不是好消息,因為大部分的資本被分配給一個生產效率相對低的企業群體。
這個現象對金融穩定也不利,因為資本持續流向這類效率低下的企業。
應提高競爭力
此外,國企在資本需求最多的行業中占據優勢,比如發電或化工業。但比較民營與國營部門,可發現非國企效率更高。
那為何改革很重要?彭博行業研究發現,那是因為國企的表現越來越糟糕,高負債帶來的壓力正在加重。
但也有亮點存在,當國企與本地和全球競爭對手相比時,他們的整體表現偏弱;倘若與其他新興市場企業相比,看上去還是不錯。
陳世淵認為,中國中期的成長前景取決于政府改革能否成功改革規模龐大、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板塊。
提升效率並不需要大規模私有化大型國企,而是需要身處戰略行業的國有大型企業瘦身,專注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向民營企業開放更多領域、讓他們一起來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