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無從考究 將開會討論對策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4日訊)基于大馬發生首宗茲卡病毒死亡案例是史無前例,衛生部故缺乏茲卡病毒的實例資料,唯有參考外國資料,該部會在下週一召開高階會議,進一步討論茲卡病毒的防範與應對策略。
衛生部于本週六證實,該部于9月2日接獲有關茲卡病例投報,患者是一名61歲杜順籍男子,住在亞庇里卡士再也花園。病患因多項併發症而被送入醫院深切治療部,當天傍晚即傳來死訊。
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證實病人去世消息時也強調,病人是死于心臟病,而非茲卡病毒。
衛生部疾病控制組主任張志強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因為這是國內首宗本土感染茲卡病毒死亡案例,該部無法進行相同病例的比較,目前處在較複雜的處境。
缺乏實例資料
他說,主要是我國醫藥界缺乏茲卡病毒的實例資料,只能參考外國資訊,繼續跟進國內最新進展及把關。
他透露,該部高層將在下週一召開高階會議,重新檢討現有防範茲卡病毒的指南,探討是否需要調整指南,包括如何採取加強應對和防範措施等。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中醫總會總會長楊偉雄說,茲卡病毒出現的發熱及發高燒徵狀,中醫稱為“高熱症”。
他說,民眾開始出現類似徵狀時,或感覺熱氣上升,可試喝各種涼茶如菊花、羅漢果、魚腥草、百花舌草等,若是發高燒,也可試飲羚羊水,可助迅速消熱及退燒。但若情況持續2天不好,必須看西醫確診。
他補充,人在上火時,體溫會升高,體溫高會引來蚊子叮咬。
他勸請民眾在茲卡病毒入侵我國之際,提高警覺,保持飲食清淡。
專科醫生:難鑑定致命傷程度
心臟專科醫生林美強說,茲卡病毒在我國醫藥界屬是新病毒,暫時未能鑑定茲卡病毒的致命風險有多高,唯一確認與茲卡病毒有相似徵狀的骨痛熱症,對小孩、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埋伏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0%。
他說,茲卡病毒在我國是新病毒,無法鑑定其風險及致命傷程度。
詢及我國首宗本土感染茲卡病毒感染病例,衛生部指該男子死于心臟病,非茲卡病毒,林美強受訪時說,任何病毒都可能引發心肌發炎,但未能確定該名感染茲卡病毒的死者,是否因茲卡病毒導致心肌發炎,導致心臟病發喪命。
他說,這需經過解剖,才能斷定死者體內的病毒,是否破壞內臟器官致死。
林醫生以骨痛熱症為例,講解骨痛熱症對心臟病人造成的風險。
“一旦脫水,病人會心跳加速,血壓下降,但也不能隨便補充水分,水分過多,排尿量少,心臟會衰竭,一旦心臟負荷不了,病人也有性命危險。”
他建議衛生部對該名感染茲卡病毒的死者進行解剖,以真正確定死因,通過鑑定病毒,找出應對方法,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