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行脚.教养不再焦虑
供稿:董总《中学生》月刊
补习班、才艺班、训练营……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过“虑”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成了现代父母的生存法则。我们不得不感叹,现在担心孩子的未来,输在起跑点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难道孩子不会比父母来得担心吗?还是父母过于忧虑呢?
世界必然有竞争,孩子不只是要跟同侪竞争,还要跟全球青年比拼,甚至争取高薪、福利好的工作机会。台湾教养教父李伟文提到,性格好、人缘佳的人,比学历专业技术重要。新时代的成功特质是热情和韧性,以及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能够迅速调整自己,才能拥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1世纪是焦虑的时代,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在培养学历优先的孩子。过去父母的生活条件不好,没钱唸书,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出头,反而埋葬了孩子的青春生活和潜在能力。
《中学生》月刊于6月16至20日在吉隆坡循人中学、巴生光华独中、麻坡中化中学、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主办9场“李伟文马来西亚巡回演讲”。李伟文是牙医,也是双胞胎女儿的爸爸,从拿奶瓶喂奶开始,一路陪伴双胞胎女儿的成长。他说:“现代课程像是工厂,培养一致化的人才,主要是教书,后现代课程强调人才多元差异,是教人。”
品格决定竞争力
爸爸妈妈,你有陪伴孩子安排生活计划和自主学习吗?你是教导或训练孩子,还是陪伴,一同感受?
要如何取得生活主控权,才能面对强力的竞争,不确定的未来?李伟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能读写的人,而是不能学习的人、不能放弃所学、不能再学习的人。
当我们的生活都在“改变中”、“进行中”、“行动中”的时候,要问问自己,什么是值得我追求的?什么是值得我尊重的?什么是值得我珍惜的?
热情推动人生往前走
“阅读是培养未来的基本能力,而品格是最重要的竞争力,找到热情是唯一的机会!”李爸爸提到,学历和知识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即使失败了依旧能往前走。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重要,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创造,创造源自于想像。李伟文大胆地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错的!因为未来竞争力不是运用理智与逻辑,而是运用直觉,整合模糊、陌生与支离破碎的能力。”
家长李选胜表示,为了跟孩子有更好的沟通,他前来聆听这场讲座。在这场讲座里,他学会如何问问题,如何引导孩子,如何思考。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刘志龙指出,他会尝试实践李伟文所提出与孩子一同学习的活动。
学习练习错误的机会
针对全球化需要的人才,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提出五大就业能力,包括跨领域能力、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吸收新知与技术能力、人文关怀素养。李伟文也提到,外商储备人才的条件是能合作、有弹性、有热情。
“未来属于非理性的人;向前看不向后看的人;确定一切都不确定,仍有能力与信心进行不同思考的人。”
最后,李伟文提醒父母,太注重“对”,容易浇熄好奇与探索的热情,让孩子缺少练习错误的机会。放下焦虑,顺应孩子特质而引导。只有陪伴,一同感受,才是真正有帮助的做法,真正有意义的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