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影怒放系列(2) 楊劍:金融危機見生機

★八月照相館

韓國電影其實歷史悠久,早在日本殖民地的20年代就有出品,只是不像日本,沒留下太多曠世傑作,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才開始復甦跡象。

在1949年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部彩色片《女人的日記》,可惜進入50年代,又出現了朝鮮南北的分裂戰爭而大受影響。到53年內部戰爭結束后,才在政府支持下而發展得比較蓬勃,那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有金綺泳的《下女》、俞賢穆的《誤發彈》及李奎煥舊片新拍的《春香傳》等。

到了70年代,電視的普及給電影又帶來極大的衝擊,產量大幅度減少,79年發生總統朴正熙遇刺,金斗煥為代表的新軍人政權上台,國家的民主運動與獨裁政權的鬥爭不斷,國家動亂,經濟衰敗,再加政府放寬美國電影進口額,韓國電影人卒在逆勢中求存,雖有林權澤、鄭智泳等新一輩導演崛起,但因環境限制,而潰不成軍。

97年亞洲發生金融大風暴,韓國首當其衝,但卻萬萬想不到,這個20年前人人聞風色變而今天仍叫人記憶猶新的經濟危機,竟為韓國電影帶來契機,成為崛起的轉捩點。

成功非靠大量金錢

原因是1997年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下,當時韓國的大企業開始收縮在電影業的投資,卻無形中造就了一些手上仍有資金的中企業家,認為在股票市場不穩,銀行利息又低,而投資空間大大壓縮后,電影反而是較有保障的資金避難所,因此紛紛投入戰場,政府也在這非常時期開闢了多個基金的管理機構,使到投資集團感到較放心,導致電影業有了充沛的拍攝資金。

不過電影和音樂行業一樣,成功並不只靠大量金錢,需要有創意再加上能抓準群眾口味而推出引起大家共鳴的出品才能水到渠成,韓國電影人難得之處是能夠舉重若輕。思路清晰,不為主義思潮困擾,抱著要得到國民肯定,所需要的是正確票房奏捷信念和宗旨,所以作品以商業為前提,以票房成績為依歸,製作素質不妥協,才能完全扭轉局面。

這種在金融風暴人心恐慌之下,的確是以大韓民族的意志力,來為國家電影存亡作出浴血的奮鬥心態,才能達到今天作品得到全球尊敬,並成為世界少有能推開美國電影霸權腐蝕自己市場的國家。

而在這段投資架構“轉型”期間,韓國拍出了全國感動的文藝愛情片《八月照相館》,而真正走出本土之作卻是被稱為韓國電影復興的里程碑的《生死諜變》,當年在韓國的票房竟壓倒全球轟動而無往不利的美國巨片《鐵達尼》而令人側目!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