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劉德福創辦基業30年 對鑄鐵業不離不棄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行我業‧劉德福創辦基業30年 對鑄鐵業不離不棄

劉德福展示完成品。
劉德福展示完成品。
劉德福挑出鐵水內的殘渣物,避免影響作品的質感。
劉德福挑出鐵水內的殘渣物,避免影響作品的質感。

獨家報導:陳欣儀
獨家攝影:黃敬疄
(怡保8日訊)早年拿乞錫業沒落後,該區沒因而遭受打擊,反被發展為工業區,在這一帶不難發現許多規模不一的工廠,但堅持以人手和機器相輔相成製造泵類鐵製品的鑄鐵廠,卻是寥若晨星。



14歲輟學便投身鑄鐵業,在這行已有30年以上經驗的劉德福,就是這間位於怡保拿乞龍馬工業區Strong Rising Sdn Bhd的負責人。雖然工廠只經營了13年,但他卻身經百戰,累積不少豐富經驗。

年少時期的劉德福,曾跟隨同行資深前輩學習手藝,中途雖曾轉行,但仍離不開工業圈子,包括機械、燒焊、羅厘吊車等。最後,他依然選擇最初的鑄鐵業,並認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Strong Rising Sdn Bhd 是國內少數中型鑄鐵廠,主要生產水泵、排汙泵、油泵、汽車配件等中小型鐵製品。劉德福說,這是他一手創辦的基業,沒有合夥人,也沒有股東,全都是“自己來”。



員工陪他打天下

該廠長期與國外零售商合作,並擁有各品牌零件執照,在接獲訂單後,便會依據各品牌所需生產“專屬”鐵製品,再運至國外,其中包括丹麥、日本、新加坡及印尼等地。

劉德福說,國內有許多大型工廠都在製造這類鐵製品,卻不見得是最好的,因為機械的運作都規定產品有著相同的“面孔”,零瑕疵的製作過程反而無法顯示作品本身的特性。

他指出,鐵的性質可分為許多種類,必須要有不同的製作公程式去應對,熟練的人必定能拿捏精準之處,這靠的是本身的“感覺”。

他認為,持有文憑的高學歷者也未必能做出高水準、品質好的作品,他們雖擁有知識,卻沒有實體經驗,“火候”未到家。曾有專業工程師向他討教模型草圖設計,他也虛心分享,驗證了學習無國度,高階專業人士在某些情況下也得向資深前輩請教學習。

“至於廠內的員工,多以原住民為主。他們比較好調教,因為就像一張白紙,我傳授知識與經驗給他們,他們馬上吸收並牢牢緊記,跟著我說的去做,一定不會出錯。”他創業至今員工就一直跟隨他,陪他打天下,是功不可沒的忠臣。

需1700攝氏度熔鐵

劉德福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向記者解說製作過程。首先,工人將大量白沙倒入絞沙機內,配上適量藥水攪拌均勻,讓白沙內部結構扎實,再倒進沙模凝固成型。在等待的過程中,工人先把廢鐵敲至碎塊,作為熔鐵用途。

他披露,熔鐵的溫度高達1700攝氏度,需耗時2個小時以上加熱鐵爐。待鐵爐燒開後,工人把鐵塊放入爐內融掉,再根據鐵製品的性質配上藥粉。

他說,經驗老道的一眼便能奠定鐵水的質地能否燒出好的鐵製品。同時,鐵水當中必有殘渣物,劉德福會把它們挑出來,避免影響作品的質感。

此時的沙模也準備就緒,工人把燒開的鐵水到入模中,再使用重物蓋上封口,以免過熱的鐵水膨脹而四處飛濺。鐵水在模內燒開必須一天的時間,隔天冷卻後再取出。工人還需磨滑表面和上漆,增強美觀,整個過程才算完成。

容忍高溫燙傷拼事業

“我們這行業真的是拿自己的性命去拼搏”!

每項作品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背後都有一番“血淚史”,例如必須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把廢鐵敲碎、忍受熔鐵的高溫氣壓、更不能躲開飛濺的火花,只能忍受被火花燙傷的痛楚等。一般上普通人對此早已避而遠之,不會接觸這辛苦的行業。

其實不然,劉德福多年來仍堅守著這份事業。縱使背部有許多常年累積大小不一的舊患,但他不曾埋怨。“我這一雙手和背部的傷口,換來的是妻兒舒適的生活,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