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 印印腳:孟加拉語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印象派 印印腳:孟加拉語片

  《Chander Pahar》是孟加拉語片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
《Chander Pahar》是孟加拉語片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

印度電影當然不只是寶萊塢的出品,也即是興都語片,但不否認寶萊塢是主流電影,其他方言的印度片,皆歸納為區域電影,例如孟加拉語片(Bengali)、旁遮普語片(Punjabi)、淡米爾語片(Tamil)等等。



今天在這兒要說的是孟加拉語片,因為為印度電影打開國際知名度的就是孟加拉語片影壇的已故電影大師沙耶哲雷(Satyajit Ray),他拍于50年代的“阿培三部曲”(Apu Trilogy),如今仍然是世界知名電影學校的教學材料之一,也是研究印度電影的入門必修課。

孟加拉語電影事業,主要是集中在一個叫Tollygunge的地方,于是被人戲稱為Tollywood,一如興都語片因在孟買發源,被稱為寶萊塢(Bollywood)一樣。

孟加拉語電影與寶萊塢電影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早年出了很多關心社會課題的導演,除了沙耶哲雷,還有黎維卡達(Ritwik Ghatak)、默利納森(Mrinal Sen)等,令孟加拉語電影備受國際影壇關注。



50年代到70年代,是孟加拉語片的黃金時期,上述几位傳奇導演為這區域電影帶來光和熱。在80年代,孟加拉語片沉寂了一陣子,但很快地又如火鳳凰般重生了,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諸如歷都巴諾葛斯(Rituparno Ghosh)、阿巴納森(Aparna Sen)、斯利吉穆哥基(Srijit Mukherjee)、考錫剛古力(Kaushik Ganguly)等導演,以他們不同的拍片手法探討社會問題及娛樂普羅大眾。

Tollywood一年生產上百部電影,一年有5到6部的大賣片子。2013年的《Chander Pahar》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同時也是孟加拉語片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其他近年來大賣的片子有2011年的《Pagly》、2012年的《Awara》及2013年的《Rawhoshyo》等,看來孟加拉語片的潛力依舊讓人期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