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過失去過,沒被仇恨蠶食 911孩子:我們變更強
美國911恐襲15週年
(美國‧華盛頓11日綜合電)周日(9月11日)是美國911恐襲25周年,它不但是遇難者家屬持續15年的夢魘,也令當年3051名18歲以下孩子,從此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守護。
這些“911孩子”現已長大,其中10個喪父的孩子日前應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邀請,到重建的世貿七號樓分享心路歷程,並于7日播出。他們有一半人對父親毫無記憶,有兩個更是遺腹子,但失去爸爸的痛並不比別人輕。
他們痛過、失去過,卻沒有被仇恨蠶食,而是從絕望中再次站起,努力活出能叫父母引以為榮的積極人生。“我們仍然健在。我們重建了。我們比之前更強。”他們向恐怖分子宣告:“你們輸了。”
從毀滅中站起來
21歲的武科薩對父親有幾段記憶,其中一個是父子玩拋接球遊戲,父親的大手一把將球握住的畫面歷歷在目。喪父后他想過割脈,幸好沒這么做;剛大學畢業的他,終于有辦法“跟爸爸待在一起”:就是加入父親舊公司。“光是追隨父親腳步,已很有成功感。”
15歲的奧萊馬爾來到這個曾上演911恐襲的地點,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她感慨地表示:“有時候,我感覺他就在身邊,讓我知道自己能昂首闊步面對未來。”
17歲的皮拉卻可隨時聽父親“說話”。在北座86樓上班的父親,原來在飛機撞樓后曾跟電視台主播通電話,說情況似穩定、安慰有親友在北塔的人別憂心。皮拉說聲帶令爸爸躍現眼前:“他到最后仍以別人為先。”
在悲痛中站起絕不容易,這群孩子都做到了。在高中一年級開學翌日失去父親的韋琳(現年29歲)傲然說:“我們做出成績,我們從毀滅中站起來。這顯示了我們是怎樣的人。‘卡伊達’和‘伊斯蘭國’(IS)打敗不了我們。”
但如果可以問父親一句話,他們會問什么?“我想知道他是否以我為榮”是多人的答案。他們失去父親,但父親長存他們心中。
IS崛起化整為零小型恐襲更難防
911恐襲15年過去,當年發動襲擊的卡伊達恐怖組織已走向中衰,地位被新興的“伊斯蘭國”(IS)取代。而儘管美國當局發展出成熟的情報網絡預防精密恐襲,但魔高一丈,IS近年化整為零,鼓勵海外支持者自行發動小規模襲擊,更加防不勝防。
美國國家反恐中心主管拉斯穆森說:“我們的工作越來越難。”難在恐怖分子的通訊渠道比15年前大增,隨意下載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已有強大的加密通訊功能,令他們在逃避情報部門追蹤時佔盡優勢。
IS作為伊斯蘭恐怖組織的“龍頭老大”,不僅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據地稱雄,更有能力指揮或啟發歐美支持者,在所在地進行小規模襲擊。其中土生土長的暴力極端主義者成為最棘手的難題。
希拉莉頭暈保鏢扶走
儘管美國深信IS在伊敘的“哈里發國”最終會被消滅,但IS的殘余勢力卻會流竄世界各地,形成新的地下網絡,伺機發動恐襲。
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相信,“數以百計的強悍殺手”將潛伏歐洲,成為未來5年的重大威脅。911事件調查委員會聯合主席基恩說:“我們現在沒有取得勝利,而是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911恐襲15周年紀念儀式,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亦有出席。惟希拉莉疑因身體不適,需要提早離場,離開時更要由保鏢扶走。
現場消息指,希拉莉在活動期間因不適離開,步向其座駕途中,突然感到頭暈腳軟,要由保鏢扶著離開。亦有目擊者表示,她突然絆倒,連其中一隻鞋也掉了,希拉莉的競選團隊暫時未有回應事件。
奧巴馬致詞:美國人不向恐懼投降
美國民眾周日悼念911襲擊15周年,總統奧巴馬呼籲國人堅守911精神,“面對恐怖主義,我們的應對是關鍵”,兩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及特朗普亦有出席悼念儀式。
奧巴馬讚揚美國人的適應力強及多元化,又指恐怖組織卡伊達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知道不能打敗美國,因此不斷散布恐慌。
奧巴馬在悼念活動上表示,“作為美國人,我們不會向恐懼投降”,不會讓恐怖分子分裂國家。奧巴馬又引用箴言鼓勵國民,“不要讓慈愛和誠實離棄你,要繫在你的脖子上,把它們寫在你的心”。
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說,跟2001年相比,美國已變得更安全,但約翰遜稱目前美國受到更多孤狼威脅,爆出不少土生土長的暴力極端主義分子。他表示,整個政府及公眾亦要加以警惕。
在美東時間上午8時46分,即15年前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北大樓一刻,嘹亮鐘聲響徹屹立遺址上的911博物館,民眾默哀1分鐘,一名遇難者的兒子上台致悼辭后,大會亦在音樂伴隨下逐一讀出恐襲2977名死難者名字。
為表尊重,每年悼念日政治議論必須讓路,即使今年遇到大選亦不例外,因此不但希拉莉與特朗普都沒在911博物館的活動上發言,兩人的競選電視廣告亦得全國停播一天。
世貿旁拍到“掉下的人”
攝記:人民受害佐證
當年911恐襲,其中一張照片,捕捉一名男子相信在大樓倒下前飛出窗外的情景,其張力足以令讀者感染現場的恐懼無助,卻引來極大迴響甚或投訴。但攝影記者德魯坦言,至今沒有后悔當天按下快門。
照片名為“掉下的人(The Falling man)”,德魯接受《時代雜誌》雜誌專訪,憶述911當天他乘地鐵到世貿對出的錢伯斯街站。甫出地面即見兩座大樓冒煙。他旋即舉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下多幀紀錄此歷史的照片。
911翌日,連《時代》在內,不少媒體均刊登此照,但讀者反應令媒體不得不將它低調處理。有家長更曾電郵《時代》道,不想讓小孩看見此照。但德魯坦言自己從沒后悔拍下它:“我們的土地受襲擊,但照片卻看不到人民影蹤,這可能是當天僅有的、引證有人死去的相片。”
相中人帶給讀者的感染力至今猶在,有指主角當時是世貿北座大樓餐廳的一名員工,但其真正身世、最終下場,仍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