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志豪:《愛上生活營教育》(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駱志豪:《愛上生活營教育》(上)

回顧在大學唸書的三年裡,幾乎就是每週一小營,每月一大營,參加生活營幾乎成了大學生活裡的家常便飯。不管身為營員、營委甚至是營長,一切都早已駕輕就熟。於是,大學畢業後就沒再考慮要參加任何一個生活營了。



可是,當上老師後,卻再次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大大小小的生活營。之所以會這樣,要拜兩年前曾經參加過的一場生活營所賜。

回顧兩年前,短短的12月學校假期裡,我參加了兩個生活營,而且兩個都是兒童營,分別擔任各姓氏青年委和駱氏同宗社聯辦的《駱葉歸根,知足感恩》兒童歡樂營副營長和慧音社宏法組舉辦的《小小菩薩耕心田》佛教兒童生活營助教。

說來慚愧,長這麼大了,那一次竟然是我第一次參加兒童營。



不過,這兩個生活營,尤其是佛教兒童生活營給了我一個很重大的啟發。那次的佛學營給我最大最重要的啟發就是:「原來教育不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生活營也是教育的好地方!」什麼嘛,這個道理不是早該知道咯,的確是啦,不過這次的生活營讓我很確定生活營裡提供的教育素質可以說是勝過校園教育而無不足。

生活營並非像正課一般教導孩子們新知識,然後以功課鞏固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度,再以考試評估他們的表現。不過,生活營卻讓一群毫不認識的孩子一起相處,一起經歷團隊生活,一起經歷各種各樣的磨合,而這個絕對是他們學習待人處事、禮貌、合作精神,甚至是互相學習,互相影響的絕佳平台。道德課上得再多堂或許也比不上這麼幾天幾夜的生活營。

特別喜歡佛學營裡的用餐和「出坡」文化。佛學營要求大家要懂得惜福,必須把桌上的飯菜全吃完,而且飯前飯後要很恭敬地一起念開齋揭和結齋揭,飯後還得一起「出坡」,既是分工合作打掃場地等。我認為最多的成長源自於這兩個環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