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文:问题是屋价,不是银行!
银行不借钱给民众购屋,让发展商自己放贷?城市和谐、房屋和地方政府部长诺奥马日前表示政府考虑推行这种方式,金融界、发展商和民间反应不一,整体而言似乎贬多于褒。
银行对购屋申请借贷者的审核,相信除了考量个人还债能力,或也把目前屋价过高的考量列入其中,因此谨慎审核申请购屋贷款者的能力,以致不少申请贷款者碰壁,发展商也减少了卖房几率。
如果要让屋子多卖一些,而让发展商同时扮演银行角色,那就要考量其所带来的后遗症,否则最后受苦的人,可能只有购屋者。
纵观目前购屋者无法向银行贷款购屋的最大原因,极可能是屋价。个人收入无法负荷高昂屋价,才让银行不放心贷款给想要购屋者。
因此,由发展商贷款给购屋者的建议,有斩脚趾避沙虫之嫌,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之余,反可能制造更多问题,包括有能力贷款给购屋者的发展商,或借此以高利率放贷,大大增加购屋者的负担,让更多人因想要拥屋而变成“负翁”。
严谨审核救了购屋者
银行严谨审核购屋者,可能被视为为难购屋者,但从积极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救了购屋者,提醒他们能力有所不及,不如等到能力达标了才考虑购屋 。
反之,发展商对于购屋者的心态,相信是希望越多人买屋越好;只要它们是有能力向购屋者放贷,实在想不出它们有什么不借钱的理由,以实现“人人有其屋”,发展商口袋鼓鼓的“梦想”。
发展商不属于金融行业,不受国家银行规管,如果以高利率放贷后,向无能力还贷者施以非人道追债行动,这将衍生更多问题,政府到时或要收拾更多手尾。
如今购屋对很多人而言,尤其是年轻一代,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收入赶不上屋价,可能也要背负父母、亲人和爱人对自己有一个“安乐窝”的期待,以致拼死拼活都要购屋,如果发展商真的以高利息放贷,年轻一代或不顾后果,借贷了再说,未来三五年内就成了购屋的牺牲者。
当务之急 ,政府不应只是鼓励人民购屋,而是要严厉打房,一旦屋价回到合理和稳定的水平,与人民收入成正比,购屋者自然增加,银行也愿意借钱给民众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