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醫生費時半年 尋獲3種藥 有望治茲卡

(圖:互聯網)

在美國訪問的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醫生徐妙,與美國團隊經過半年努力,從6000多種化合物的藥物庫中,找到3種有望治療茲卡病毒的小分子藥物,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權威雜誌《自然醫學》上。

《南方都市報》報導,徐妙2015年3月起在美國國立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訪問,半年前,該中心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合作研究治療茲卡藥物。

佛州是茲卡疫區之一,現時並無對付茲卡藥物,只能按症狀治療。

徐妙的實驗有如“大海撈針”,因為研究團體選擇的是高通量篩選(HTS)方法,在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誘導的神經幹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星形細胞瘤3種細胞上,共篩選6000多種化合物藥物,每種藥物有11種不同濃度,還要對非洲型、亞洲型的和波多黎各型的茲卡病毒分別作試驗。

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培養細胞、篩選藥物。

由于使用的是活體茲卡病毒,出于安全考慮,整個篩選由她一人獨自完成。

徐妙要在單獨房間和特殊操作台上工作,穿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和袖套,再戴上兩對手套。實驗完畢后,先殺死茲卡病毒的活性,所有廢棄物要專門焚化。

據報導,歷時3個月后,徐妙及其研究團隊終于找到3類有效藥物:Emricasan可以有效保護腦神經細胞免受茲卡損害,氯硝柳胺(Niclosamide)和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CDK)抑制劑可抑制病毒複製,而且相互間有協同抗病毒作用。

文:綜合報導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