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攝手.感“炭”人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是攝手.感“炭”人生

出窯
出窯

報導:李毓康
圖:受訪者提供
攝手:李志樑



“我喜歡人情味的照片,所以喜歡人文攝影。攝影不只是一項技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攝影人李志樑認為,拿照相機的人沒有想法,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生命力。

“有了想法,就會有責任感,會促使你不斷學習掌握技巧,隨時用心觀察、體會對象的感覺、尊重鏡頭前的一切。”他坦言如此就不只記錄事件的表相,也會捕捉到生命的精華。



“走入社會,走上街頭,各種人生故事在我們四周上演,那都是很棒的攝影主題,不需要漫無目的在街頭隨意拍攝,只要做好基本的事前規划,你一定也能拍出充滿主題故事的系列作品。”

他認為,人文攝影離不開人,如何捕捉到最佳的表情,就決定一張照片的好壞。攝影時機往往只有一瞬間,抓住這個時間點,是與單純風光攝影最不一樣的地方。

“行人說話或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就有一大群拍攝對象任君挑選。而善用溝通的好處,就是你不必老呆在街頭,可以走進別人家中,看人家在做什麼。”

李志樑透露,如果拍攝遇到瓶頸,轉念很重要。

“如果你覺得接下來拍不到有趣的照片,千萬別跟拍攝對象坐著無所事事。你的時間有限,每次喀嚓一聲按下快門,拍攝對象都會覺得你肯定是拍到好照片了,何必繼續拍?所以,你要好好把握和拍攝對象相處的每一刻。”

李志樑走入燒炭工廠的那一刻,見識到這行業工人的艱辛,從伐木、打窯、燒火、觀色、出窯、捆扎等一整套工序,這些活兒最累人、最危險,但工人都義無反顧去拼搏。

看似簡單的燒炭,其實每個環節都一樣重要。工人需要三天的時間,將25噸的木材抬入窯中,連續35天烘燒木材,然后另需35天時間讓炭冷卻;接著,再以三天時間將燒好的炭一一取出。

這種時刻冒著生命危險的工作,求的只是衣食無憂!

【影像背后】
黑炭故事

李志樑喜歡主題式的系列攝影作品,因為能說出故事,能傳達主角在這段期間的經歷,也能記錄社會事件的演變。

“我喜歡有故事的畫面,因此每次都會先在腦海裡構圖,思考照片的內容鋪排,爭取心目中一次性的完美拍攝。”

李志樑--任職廚師,愛好人文攝影,希望在最巧妙的瞬間,把好人好事的精神,以最和諧、最具張力的構圖呈現出來。
篩選
篩選

裝袋
裝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