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訊)經過3年的收集、編撰和校對各方面工作,華總及華總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所出版的《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成功出爐,是我國華社近年來所出版的其中一本重要和全面的史料彙編。
華總會長丹斯里方天興指出,華裔在大馬擁有完整和不容抹煞的歷史依據和定位,《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主要是闡述華裔在大馬所佔據的人口,及多年來在各領域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史料彙編內容非常豐富紮實,收集了我國整體華人社會,從先賢早期南來到今天,歷經幾百年、幾代人,在政經文教、華團和華社各領域,為這個國家從獨立前後迄今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他今日主持《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推介禮,致詞時指出,為了豐富內容,以丹斯里吳德芳為首的團隊,分別通過與中國新華通訊社,以及我國各大華文報社的配合,展開收集和索取史料、文獻和圖片的工作。
擁有悠久奮鬥歷史
“團隊同時也先後拜訪華總屬下各州華堂和相關海外地區,加強史料與文物的徵求和收集工作,以豐富這本《史料彙編》的內容架構,其中更成功收集一些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方天興說,華人在大馬擁有悠久的奮鬥歷史,先賢更以最實際的行動來證明華人並非“寄居者”或“入侵者”。
《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重5公斤,厚488頁,內容分成5大部分,並以中英雙語撰寫。
此史輯分為普通版及精裝版,售價分別為270及350令吉。
大馬第二大族群
冀華人政治地位提升
方天興指出,儘管人口比率不斷下降,但華人依然是我國第二大族群,在各個領域,尤其是經濟、文化和教育方面仍然大有作為,希望華裔的政治地位和力量能夠不斷提升。
他引述副首相兼內政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之前在國會指出,從2008年至去年,共有5萬9953名大馬人放棄國籍而選擇移民海外,當中華裔佔了91%。
“儘管華裔人口比率不斷下降,但移民比率卻是各族當中最高,共有5萬4577人,其次是印裔3.5%(2108人)和巫裔的1137人(1.9%)。”
他強調,一個族群若要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和定位,就必須擁有足夠人口,否則難免趨向“被邊緣化”的窘境。
他也認同華總永久名譽顧問兼大廈發起人丹斯里陳群川所發表的“華人在馬來西亞有前途”的論述,因在這多元國情的國家裡,秉承的是中庸而多元政策,而在這個時局中,尤其是經濟領域正不斷的快速成長和起飛。
讓友族瞭解華人史蹟
吳德芳希望《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有助人們了解近年來大馬華人與各州統治者,各族人民融洽的合作關係,進而達到把大馬華人的可貴精神弘揚四海。
他說,華人是建設性極強的民族,無論對祖國馬來西亞、宗祖國中國或世界都不斷作出貢獻,而如今博物館的誕生,可說是應運而生,除了讓華裔子弟追根溯源,也可讓友族同胞及遊客了解馬來西亞的華人史蹟。
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院長黃文斌副教授則建議華總,成立馬來西亞華人歷史學術顧問團,專提出未來大馬歷史的撰寫及研究方向。
出席者包括陳嘉庚基金主席陳凱希、華總副總財政丹斯里陳炎順、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席趙燊儒、馬來西亞華人姓氏總會聯合會總會長林家儀、華總大廈發起人丹斯里鄭添利、華人博物館秘書蔡維衍、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方俊能、秘書張濟作及《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史料彙編》編委會成員拿督羅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