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寻求慰藉遭性侵 家长关心儿童可预防悲剧
独家报导:曾欣艳
(吉隆坡21日讯)辉煌基金(Yayasan Gemilang)青年发展部主任胡永聪指出,儿童在家庭与社会不受关注,彼此缺乏沟通与了解,致使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寻求安慰,进而发生遭性侵的悲剧。
他说,现今许多儿童的“心”出现问题,而其来源是家庭,虽举办多项有关儿童安全的防范与觉醒活动,但家长的缺席令人失望。
“对儿童而言,周遭的人都是他们的朋友,他们不会分辨对错,他们需被教导,并知道遭害时,谁是可靠的求助对象。”
胡永聪昨天出席2016年儿童安全讲座会就“儿童安全”主题开讲时,如此指出。其他主讲嘉宾有武吉阿曼警察总部性罪案、虐童及家暴调查组(D11)主任陈宜孙和大马社会福利局(JKM)政策与国际部门罗丝玛妮。
执行法律待加强
罗丝玛妮则指出,在2016年经修订的儿童法令第32条及33条,罪成者除面临罚款与监禁,他们还需进行社会服务,而这是我国领先于其他国家的。
她说,该法令经修订后,个人与社会人士也将是执法人员的支援,为儿童安全出一分力;我国虽有完善法律,唯执行方面有待加强。
陈宜孙也说,儿童受虐也可从儿童异于平常的举动流露,旁人勿因担心被责备而置之不理。
这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也呼吁大家扮演各自角色,切勿自扫门前雪,通过观察与沟通避免儿童暴露于危险。
他们指出,家人或相关人士在获知儿童受虐后,应拨电至妇女部关爱热线15999寻求协助、到邻近福利局办公室咨询、到警局投报、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取得医生报告,以及向加害者寻求解释。
陈宜孙:全国设儿童访问中心
用玩偶助受害者表述
陈宜孙披露,全国各州如今设有儿童访问中心(Child Interview Center,CIC),受害儿童将透过玩偶,让他们更轻易说出内心感受,并与专业人士聊天;此举能让孩子无需亲自出庭,再次面对加害者。
她说,受害儿童在玩玩偶期间的行为举止将被记录,并可在庭上使用。
随着英国恋童癖患者赫克尔罪行遭揭发,胡永聪指出,在招聘志愿者时会对应聘者背景进行了解与过滤,但他希望非政府组织可被允许翻阅相关人士的警方背景调查。
对此,陈宜孙说,“恋童癖”只是个医学词汇,在我国不具备法律定义,以致警方难以辨别什么是恋童癖罪行,而是以虐童调查。
她说,有关记录对当事人具有一定影响,且警方不能随意公开案底记录,除非接获指示,或有法律允许,他们则能给予配合。
罗丝玛妮称不对外公开,这可避免相关资料遭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