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回歸老祖宗原始社會 土人造土屋
報導、攝影:譚絡瑜(部分圖由林川汶與宋景會提供)
推動綠色生活、綠色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綠善林”,搬到雪州烏魯音附近的山林里,正式打造馬來西亞第一個生態村。當綠善林創辦人張綠珊(Sharley)告訴記者這個好消息時,就期待有機會去當志工,參與生態村的創建過程。
今年8月,綠善林特地從泰國南部烏汶阿索淨土村邀來樸門老者(Mairom Thamaehati-Asoka),給學員上一堂“建造土屋”課程。可惜記者因為工作關係,無緣趁此難得的機會親身參與。當終于敲定訪問日期,老智者已完成課程回國,而且土屋已經建到一半了。
來到綠善林生態村地點,驚喜地發現幾個月前第一次到訪所見的荒蕪山林,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原本雜草叢生的樹林平地,搭建了第一間亞答屋,小土坡上建起了一間木屋,木屋旁邊的土屋開始成形。原本無路的斜坡,鋤建了自然梯級,方便上下。最大進步是成功找到水源,把山水引到屋旁,再也不必托水上山。
我與綠珊、長期志工詠杰坐在木屋平台竹子編的地板上,其狗兒在台底下納涼。看著眼前像童話故事“糖果屋”造型的小土屋,覺得頗不可思議。為什麼這樣的土屋會出現在馬來西亞山林里?為什麼要建土屋?
就地取材,自給自足
三年前,綠珊毅然結束美容院生意,創辦綠善林,最大心願是回歸自然,隱居深山當“原始人”,過簡單純樸生活。當夢想遇上現實,波折重重,挑戰不間斷。她與有共同志向的同伴們一路走來,甚不容易,但也遇上許多貴人支持,堅持朝理想走下去。機緣巧合之下,獲得有心人租借一塊十英畝的山林做為開發生態村,終于向建立生態村的夢想貼近一大步。
綠珊理想中的生態村,不是打著eco那種舒適的現代住宅區,而是真正憑居民之力、親手打造理想家居,盡量使用自然材料建造房屋,自行種植養殖,過自給自足的綠色生活。
“我們提倡回歸古老文化的開村法,讓文明時代的人們有機會體驗古代祖先們插旗開山辟路建村的過程。”
建造屋子就地取材,利用亞答、竹子、泥土做建材,省下不少錢。接下來慢慢開墾種植食物,盡量自供自足。“由于每樣事情我們都主張自己親手做,不請人只靠志工幫忙,所以進程很慢。”
綠珊表示,綠善林生態村的理,是一切順其自然形成。“一步一步慢慢來,先建第一間屋子,然后第二間。歡迎其他有同樣理念、想住進來的人加入,建第三、第四間……當有了十個家庭以上,生態村就自然而然形成。”
生態村,科技大自然共存!
現代城巿人不比我們的祖先刻苦耐勞,即使再能吃苦的志工也受不了。綠珊回想開山初期,苦尋不著水源,志工忍受不了日曬雨淋、白天被蚊蟲叮咬、晚上住在酷熱帳篷無法入睡而先后離去。她一度感到彷徨,在最迷茫的時候停下腳步思考,找到方向和勇氣,重新出發。
所幸最艱苦的開荒時期已經過去,棲身處開始成形,大師和學員、志工們來幫忙,家長也帶著孩子來體驗。生態村踏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需要更多人支持、灌注愛心,慢慢成長。
“生態村如果做得好,對社會能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我們會在建村的不同階段,開放讓公眾來學習。”
綠珊分享,我們祖先建村有過程,首先選定合適地點,第一步是建造簡單的庇護所和廁所;第二步,找水源。第三步,建屋子。第四步,開田種菜,自供自足。
她表示,決定造土屋是因為用泥土混合牛糞、稻草建的土屋非常天然,材質便宜。山上沒有電源,電源靠太陽能板,水源來自附近山上河流,生活成本很低。“沒有電流供應,有時反而更好,沒有冰箱,就不會買太多食物儲存形成浪費,而且也會使人想辦法,比如用古老的土埋法儲藏。”
生活在21世紀,很難回到過去祖先們的原始生活。綠珊並不排斥善用現代科技,比如手機、電腦,但試圖在科技文明與自然古老智慧之間找到平衡點。她希望建造生態村的過程,先從原始點開始體驗,慢慢進化,打造一個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共榮、能夠啟發社會的綠色村子。
生活可以很簡單
行李不必帶太多
來自馬六甲的特殊兒童學校導師林川汶,是參與建造土屋課程的學員之一。完成五天課程后,她在網上分享了這次難得的體驗。
“在年頭的時候,就一直期許自己有美好的30歲。我一直送給自己很多禮物,而每一份禮物都需要自己踏出第一步去實踐。我專挑沒接觸過的領域,因為那種未知的感覺,似乎讓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告訴自己:我在生活。”
“造土屋是什麼來著?我不知道。聽了二姐轉告有造土屋的課程,上網看一看,就一見鍾情!直覺告訴我,這個課程有:冒險、體驗、探索、動手、學習、大自然,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啊! ”
用不到三分之一
入山當學徒建土屋,川汶出發前收拾行李,如臨大敵地打點了好多東西:急救小藥包、縫紉針線、晚上照明手電筒、頭燈、充飢之備用乾糧、維持體力的靈芝保健品、清潔防曬保濕用品等等。結果最后只有牙膏、洗面乳有在用,護膚品通通用不上,直接在瀑布沖洗頭髮身體,直接用泥塗上手臉當防曬。帶了一大堆衣服,只穿了不到三分一。她才發現,原來生活可以很簡單,身外物很多用不上,帶了也白帶。
上課的五天一點也不輕松,很辛苦但也很好玩。“老師、師母和負責人Sharley引領我們七個來自不同背景、領域,有著不同理念的學員和兩位長期義工,一起學習建土屋。我們齊心協力之,還玩樂不少!”
學員當中有老師、房地產中介、傳銷人員、廣告設計師、將要到澳洲留學的大學生,加上志工家長、UPSR考生,大家不分你我、分工合作。剛好碰上水果季節,他們天天在附近果園拾榴槤、摘紅毛丹、山竹、尖不叻,大飽口福。
重新認識古老智慧
土屋構造原理模仿鳥巢。首先用較粗的木材做主架,然后用較細的樹枝一枝枝上下左右交錯,編織成蘑菇形狀。再將泥土混合水加入牛糞、幹稻草製成泥磚,用點力度舖上樹枝骨架再壓平。等第一層泥牆完全干后,再上第二層牆,必需舖到大約一隻手的長度厚才算完成。舖牆很花時間和人力,五天結束了,學員們第一層牆都還沒蓋好……
根據老師解釋,幹稻草與泥土混合一起可以防裂,有機牛糞在印度用以製作肥皂及藥物,也是建房屋的天然材料,無毒素、無臭味、防水,建好后是“會呼吸”的有機房子。古人的智慧,讓現代人大開眼界,可以重新認識學習古老智慧,是何等難得的機會。
讓川汶感動的是,已經76歲的Mairom老師和年輕師母Roong親力而為、身體力行,示範教導傳授建土屋的知識。“老師是藝術家,他將宇宙賜給人們、藏在大自然里的智慧運用在生活上。”
五天里,她也學會了幾個簡單的泰語名詞,比如Mairon是樹影、Roong是彩虹、Nam Tok 是瀑布、金木水火土分別是lom、mai、num、fai、din。
從山上回來后,心里掛念著山上的家,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回去!
假期樂當泥娃娃
來時害怕別時不捨
玩泥沙,是很多人最愛的童年游戲。但成長在與大自然隔離、疏遠的環境,別說玩泥沙,平常要是脫掉鞋子走在泥地上,爸媽也會阻止:“太髒了!太危險,會受傷!”其實,爸爸媽媽自己也會偷偷懷念赤腳玩泥沙的歲月吧?
當綠善林在學校假期開放造土屋親子活動,讓家長帶孩子們來體驗造土屋,光明正大地玩泥沙,反應非常熱烈。連續9天活動,來了約百人,家長和孩子們玩泥玩得很開心,盡興而歸。
張綠珊說:“很多初次接觸大自然,體驗在戶外勞動的小朋友,一開始都會因為不習慣或害怕而哭。可是當活動結束要回家時,他們又會因為捨不得離開而哭。”
不怕臟不怕累,抹牛糞塗牆
媽媽徐秀紅(Venessa)第一次帶孩子,11歲的兒子鍾浩彥和8歲的女兒鍾巧儀參加綠善林的親子活動。她是看見朋友在社交網站分享綠善林活動貼文,便相約三位媽媽友人帶著6個孩子來體驗。
她覺得與其讓小孩在假期待在家里看電視、玩電腦,不如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可以體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老師在學校里教很多知識,但理論和實踐是兩回事,孩子們親手做過的東西會更記得,通過手作累積的經驗更寶貴。”
造土屋必須花很多力氣踩泥、混合泥土稻杆牛糞制造泥磚,一切都是新鮮體驗。大人小孩都是第一次摸牛糞、搓泥,從最初的戰戰兢兢,怕牛糞有臭味,到后來不怕髒、不怕累,越玩越起勁。
她本身是城巿里長大的孩子,除了假期去海邊,中學時試過去露營以外,平常沒有機會在戶外玩,所以也是第一次赤足踩在泥里,玩泥沙玩得不亦樂乎。“踩在泥里的感覺很爽!”
孩子玩得像小泥人,媽媽並不覺得髒。“泥土是天然的,其實這種髒並不會怎樣,只要用水就可以洗干淨,大不了回家再洗過。”玩了一天,大家到瀑布去嬉水沖涼,身體衣服沒兩下都沖洗干淨了,還可以把腳泡在河里讓小魚親吻,享受免費foot spa。
孩子爬高砌泥牆,媽媽也不擔心危險。“有大人在旁邊小心照看,也有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發生意外的幾率很小。”她放手讓孩子從小去體驗許多事情,培養孩子獨立、主動學習的精神,而且懂得照顧自己的安全,她很放心。像11歲的兒子吃完午飯,主動提出想學起火,請綠珊阿姨教小朋友們用樹枝起火,又學會了一項技能。
“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體驗,覺得很新鮮,對土屋和大自然充滿好奇,兒子還說下次想再去露營過夜。”Venessa期待下次假期再帶孩子去玩樂,學用自然花葉做藝術泥磚、用竹子做湯匙。
在大自然里放松,玩樂中學習,分工合作同時培養親子關係,造土屋並不僅僅是建屋子而已,而是拉近人與人、人與土地關係的自然課室。
保護大自然,靠下一代
回歸大自然過簡單生活,是許多城巿人的夢想,但真正有勇氣放下事業,離開熟悉的城巿,住進山林里,還不是人人能做到。綠珊明白,大家都有各種各樣的責任,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雖然如此,家長們還是可以在週末假期帶孩子到山林里體驗,在活動里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綠善林在建立生態村的同,將致力推廣綠色教育,因為她相信,保護大自然要靠我們的下一代。“小朋友最重要,因為下一代孩子將是未來的發展商、億萬富翁,今天教會他們愛護大自然,未來他們才會珍惜、保護大自然,改變地球的命運。”
她表示,每一次親子活動並沒有刻意做主題教學,主張讓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玩樂,從玩樂中體驗。“來玩就夠了,喜歡就好了。很多知識和智慧早已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家長只需要帶孩子來發現。”
綠善林通過辦PaMaKids綠色親子活動籌募經費,也開放讓志工來打工換宿幫忙建村。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面子書:Green Life Project《綠善林》
泥屋終了時,又回歸大地
土屋或泥屋,是人類建築史的古老智慧,從前跟環保扯不上關係,建土屋主要原因是:取材方便、造價便宜。現代人講求環保,回頭仿傚古人造土屋, 這種建築技術倒也成為未來發展綠色房屋的參考。
這種工法的材料全取之于自然,所需的土方來自挖土產出的粘土,竹片、樹枝就是鋼筋,做成樑、柱,外鋪稻桿、土、砂、牛糞等,層層疊疊,用泥土膠著、固定,最外層再塗敷牛糞使之硬化。
建材都來自于原始大地,未來就算泥屋的生命週期終了,去處就是回到一旁的水池,成為可以繼續耕作的農地,真正達到塵歸塵、土歸土的境界,讓土地可以生生不息使用下去。
1.找牛糞:為了找到合用的有機牛糞,他們和老師跑了好多家農場,終于找到不吃飼料、純吃草的牛只。
2.搓牛糞:有機牛糞有很多纖維和益菌,混合泥土舖,干后完全沒有異味。
3.收稻草:這一車的干稻草來得不易,需要來回五小時車程才能獲得。
4.泥混稻桿:土屋用稻桿、牛糞導水,不用化學防水劑。
5.環保藝術:土屋以環保為概念,造型獨特樸實,乍看猶如地景藝術。
6.通風調溫:土屋的通風口,有助空氣流通和調節溫度。
7.屋內自然涼:土屋冬暖夏涼,即使在大熱天,室內溫度也保持在26度左右,相當涼快,不需安裝風扇冷氣。
艱辛如築長城
用垃圾蓋地球之舟
烈日烤曬之下,汗如雨下,雙手握著鐵鏟,一鏟、一鏟把沙裝滿“雞公車”,然后使盡吃奶之力,把沉重的雞公車推到輪胎牆下面。其他志工把沙填滿沙包,然后將一個個幾十公斤重的沙包,一圈一圈、一層一層排列堆起來,建塔牆完全依靠人力,艱辛如同建長城。
我是小角色,負責最簡單、輕鬆的工作:運沙,從早上到天黑,來回鏟沙、運沙。沙堆仿彿永遠鏟不完,沙包仿彿永遠填不滿,高塔增高一寸是志工們流了無數汗水的成果。偶爾沙包排歪了幾公分,被督工檢查發現,必須拆掉重做,心血白費,欲哭無淚,也只能咬緊牙根重新再來……
去年11月,因為好奇,應朋友之邀一起去做志工參與建造“地球之舟”,第一天就暗自后悔。平日坐在冷氣房裡敲鍵盤,第一次在烈日下做粗工,才知道地盤建築工人的辛苦。一天下來全身虛脫、腦袋一片空白,吃完飯就在營帳裡倒頭大睡,第二天一早又起來,重覆做著一樣的工作。當了三天志工之后,雙手起繭,全身肌肉足足僵痛了一整個星期,從來沒有如此累過。
建房子,有必要這麼費勁、這麼折騰嗎?請一班外籍工人,花幾個星期就可以建好一間平房,為何這群人捨易求難?答案是:因為這不是一間普通的房子!
地球之舟建築理念
地球之舟(Earthship)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建築師麥克萊諾茲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築理念。它蘊含著建築師希望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承載人類在地球上更好居住的夢想。麥克萊諾茲為了扭轉現代建築的方向,創造了一種長在地上的房子,水、食物、光都來自大自然,它像個生物體,有自己的生物鏈循環,他們把這種房子叫“地球之舟”。
理念
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地球之舟,它們都根據當地材料和環境來建造,但遵循6個理念:
1.建材:使用現代社會的廢棄品做主要建材:廢輪胎、玻璃酒瓶、易拉罐、塑料瓶等。
2.電 :所有用電均來自自然,如太陽能和風能。
3.溫度:靠太陽光,空氣流通,熱儲備建材調節溫度。
4.水:靠雨水收集系統,自己產生飲用和灌溉用水。
5.排污:淨水至少會被循環使用四次,最后靠排污分解系統自行處理廢水。
6.食物:房內溫室出產的蔬果糧食,足以滿足居住者的需求。
發展歷程
1977年,第一所地球之舟誕生了。房子內部就跟任何現代房屋一樣,有設備齊全的廚衛,優雅的裝飾品,溫馨的實木家具。
2005年,印尼海嘯爆發后,用當地能找到的一切材料,以低廉的造價建起了一系列地球之舟:輪胎和瓶子築成的牆非常厚實,足以抵抗九級地震;弧形的結構能最大程度地分散海嘯帶來的衝擊力。
2007年,地球之舟在荷蘭興起于東部小鎮奧爾斯特;2013年3月歐洲開發首片地球之舟小區,有40位成年居民申請了這塊地,並正動手建築自己的未來環保小屋。地球之舟在世界不同角落經過因地制宜的改造,到目前為止,全球一共有大約有1000座這樣特別的房子竣工。
最大挑戰在人力眾志成舟!
協助和指導當地人修建地球之舟的魯本是墨西哥人,他放棄優渥工作,定居東南亞一帶,致力推行永續生活概念,馬來西亞地球之舟是他主導的其中一個項目,另外,他也為企業公司擔任永續環保顧問。
他到美國新墨西哥州向地球之舟發明人麥克萊諾茲拜師學習,是目前馬來西亞唯一受訓的地球之舟導師。
魯本曾為菲律賓海燕颱風災民建造地球之舟,過程同樣不容易。他表示,在馬來西亞建造地球之舟,最大挑戰在于“人力”,大多數志工都是城巿上班族,不習慣勞力工作,使得建造時間也拉長許多。
回憶過去11個月,建造過程有許多挑戰,面對資金、人力不足、技術問題,也有信心和耐心耗盡,差點撐不下去的時候。一關一關克服,終于眾志成城,做到了別人眼中不可能的事,他心感驕,同時也感激所有志工、贊助商、捐款人的參與,沒有“人”,馬來西亞地球之舟不可能完成。
他也希望,接下來很快再有第二、第三座地球之舟出現在大馬國土上。更多有關馬來西亞地球之舟詳情,可瀏覽面子書:earthshipmalaysia。
珍惜能源,建設明天
“地球之舟”(Earthship),是1970年代美國建築師麥克萊諾茲(Micheal Reynolds)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築理念,是一種零污染建築,類似生態球。可以說是用盡可再生“垃圾”建造而成的,能源供應主要靠太陽能電池板,住戶可以完全不依賴電力系統而自給自足地生活,而且人們自己種蔬菜,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
2015年9月,“為明天建設”(Build for Tomorrow)項目主導人魯本科特斯(Ruben Cortes)與一群志工正式建造馬來西亞第一個地球之舟。這座革命性房屋坐落在森美蘭州日拉務Temuan原住民村,由村民自資加上募款,連同志工們合力建造。
經過漫長的11個月,地球之舟終于建竣並移交給屋主。屋主家庭正式遷入之前,于今年8月22日,舉辦了一個小而溫馨的慶祝會,召集曾經參與過建屋過程的志工們回來相聚。
走入自己有份奉獻汗水勞力建造的地球之舟參觀,驚嘆萬分。我向負責導覽講解的魯本說:“難以相信(Unbelievable),居然建成了。”他微笑回答:“It is believable。”地球之舟理念值得相信、實踐,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克服挑戰和磨難之后,最美好的回報就是這一刻。
牢固防災,住百年沒問題
馬來西亞第一座地球之舟由兩個圓塔(房間)和中間可容納50人的大廳組成,內有廚房、浴室、室內小菜園,備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雨水收集過濾淨化系統、污水處理系統。
地球之舟用超過800個廢輪胎、2000個沙包、上千個玻璃瓶、鋁罐、回收廣告布條、木箱、木材及其他材料再循環利用建造而成。整個計劃費用接近5.5萬令吉,主要用于購買建材(太陽能板、蓄水箱、門窗、內牆、地板)、交通運輸以及聘請當地村民為全職工人。
地球之舟建造過程開放讓志工參與,完成后是屬于原住民村人的私人住宅,以后不對外開放、謝絕參觀。記者把握難得機,好好參觀一番,聽屋主Leton講解屋內外的每個設計概念,以及建造過程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Leton說,親自造屋過程可謂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辛苦莫過于最初堆砌輪胎牆,用沙填滿輪胎后必須用人力搥平,非常耗時耗力。最驚險是沙包牆倒塌,他差點被壓在下面,幸好反應快,逃過一劫。
地球之舟非常牢固,可以抗天然災害,住上百年也不會損壞。祝福Leton與家人日后快快樂樂在此生活,一代接一代住下去!
汗水交織快樂
為人造一個家
每一位志工看到完成后的“地球之舟”,都有難以言喻的感動,那些勞動艱辛的日子不堪回首,汗水和快樂交織的回憶又格外甜美。
好幾位志工說,每次來幹完幾天活后,逃回去城巿,暗自發誓再也不來了,可是一有時間,又會自動來幫忙,甘心受罪。如是,有些人從頭到尾參與了整個建造過程,目睹地球之舟一點一點成形。
建築工程師宋景會是其中一位長期奉獻的志工。他與Epic Home工程師友人們為吉蘭丹水災災民建造屋子,也來“地球之舟”做志工。相比起三天內就可為災民蓋好一間屋子,“地球之舟”花費的時間無比漫長,投入的人力巨大,但其環保概念非常值得參考。宋景會除了付出時間和勞力,也用相機記錄了地球之舟的建造過程。
地球之舟建造過程
1.收集:志工們到回收站收集玻璃瓶、鋁罐等可再用材料。
2.切割:志工們切割玻璃瓶。
3.玻璃瓶牆:全屋的牆壁沒有用一塊磚頭,全部以玻璃瓶、鋁罐和洋灰砌成。
4.舊輪胎:小屋外牆主要由舊輪胎填沙造成。
5.底層構造:屋子不打地基,最底層為填沙的舊輪胎,然后沙包一層層向上堆疊。
6.堆沙包:層層疊疊的沙包形成拱形穹頂。
7.成形:圓錐形的房間外牆,塗上洋灰,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