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疏於打理 居民投訴 回收中心髒到關
報導 / 攝影:陳繡郿
(威南25日訊)再循環回收物未及時處理,招惹蛇蟲鼠蟻及衛生問題,野草叢生又散發異味,引發周遭居民反彈,打昔一回收中心設立不到半年便告關門!
威省市議員張龍大透露,他動用市議員撥款,在柏卡特拉英達園及打昔英達園,發起成立資源回收中心,前者耗資1萬4000令吉並順利運作至今,讓鄉委會通過回收變賣換錢,籌得活動基金舉辦惠民活動。
他說,反觀打昔英達園回收中心,雖然設立3個月獲得熱烈反響,鄉委會三度變賣所收集的回收物。
“遺憾的是,因靠近居民住家,收集的回收物未及時處理,紙皮等堆積如山,引來附近蛇蟲鼠蟻躲匿啃咬、繁殖,周邊野草叢生,造成衛生清潔問題,散發異味,導致附近居民反彈及投訴,最終被迫停止運作。”
紙皮須保持乾淨整齊
張龍大勸請居民及參與回收工作者,與當局積極配合,同時分類回收也需要時刻打理,保持整潔乾淨,才不會衍生問題。
紅毛芭自願巡邏隊主席暨福喜園環保中心主席陳助順認為,回收物算是一種干淨的“垃圾”,或居民誤把垃圾當回收物,難免參雜骯髒物質。所以,資源回收中心成員會即時打理分類,不會拖到堆積如山。
他受訪時說,該中心成立初期,也碰到參雜的已用紙尿布、紙盤等,較后成員一再傳達分類回收訊息給居民后,這種困擾才稍減,譬如今年初收到紙尿布。
“由于收集紙皮等,要避免引來鼠蟻,就要保持干淨整齊、空氣流通,不要雜亂無章、亂堆像座垃圾山,讓老鼠築巢。”
目前除了福喜園,該隊也開始投入打理珍珠城第一期巴剎旁的資源回收中心,歡迎珍珠城居民踴躍加入,成為環保大隊成員。
有興趣者,可聯繫陳助順019-4115347。
橫幅可變手提袋
麥慕娜說,任何東西只要加一點心思,就能變廢成寶,譬如質地堅韌的橫幅,或平滑輕薄的雜誌等,一點巧思,就可巧手編制成手提袋、錢包或紙製珠鏈。
據她了解,參與“零垃圾”的社區有15個,而活躍者有8個,他們拒絕垃圾桶,平時將廚余製作有機堆肥,也使用環保袋等,良好的環保習慣值得仿效。
“威省目前18間堆肥中心,以及58間資源回收中心,未來還會繼續增加設立。”
威省70%居民參與分類
威省市議會主席拿督麥慕娜致詞時說,據當局統計,全威省參與源頭垃圾分類回收的居民約有70%,不過其余30%居民並非意指沒參與分類回收,只是當局收集回收物的羅厘沒記錄到。
“這些居民可能把回收物,賣到其他回收中心,或家里已實踐‘零垃圾’,當然也不排除是沒做分類。當局希望明年6月起,全面落實達致100%回收率。”
18.40%回收物被當垃圾
麥慕娜也說,根據當局3月2日至9日統計,柏卡特拉英達園居民製造了1320.6公斤垃圾,以及可回收物達300公斤,這顯示18.40%是可循環回收物被當作垃圾丟了,平均每戶製造的垃圾是1.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