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肯:啃日子──看看書(3)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方肯:啃日子──看看書(3)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

對于妹尾河童的印象,是他在遠流出版的八九本著作,如《窺看歐洲》、《窺看印度》、《窺看日本》、《窺看舞台》等。他的作品特色除了對事物的追根究底,直率的敘述方式,還有細膩的俯瞰式繪畫,每個細節都照顧周到,這或許和作者最初從事平面設計有關。



《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日文版出版于1983年,是作者在《週刊朝日》文章的結集。第一版封面是醃蘿蔔的竹片木桶,桶上壓著兩塊重石的插圖,白色背景,是極簡日式風格。2005年的中文版來自遠流,封面圖取自書中“佐治村的醃蘿蔔”的塑膠桶,書衣顏色則是日式醃蘿蔔的黃色,而書腰上的文字更有趣了:“拜託各位書店店員。這本書並沒有教人家如何醃醬菜,請不要放在食譜區。”

妹尾受《週刊朝日》編輯的邀約后,便想借日本最普遍的醬菜醃蘿蔔,到日本各地走訪,採訪不為人知的社會民情、歷史和文化。醃蘿蔔好不好吃都不重要,旅途上所見所聞最具吸引力。報導文學式的記事手法,配搭寫實的繪畫,把八十年代的日本留在書裡。

比如北海道鋼走監獄的醃蘿蔔,每人限得25克,不想吃可以留下,但不能給人或向別人要,防止形成權力關係;遠洋鮪魚船在海上好幾個月、一年或更久,因此每次承載醬菜約三百公斤,其中醃蘿蔔佔最多。還有受礦害(砷中毒)影響的土呂久鄉村,似乎為了得到更多社會關注(控告礦業公司期間),便以醃蘿蔔之名請妹尾到當地採訪。1990年,土呂久終獲得勝訴。



雖然《醃》的內容已有三十餘年之久,然而任何時候閱讀裡頭記載的人性和社會面貌,依然會有所感悟,有些悲劇仍在日本或其他國家,甚至馬來西亞循環發生;有些情感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實都一樣,例如鄉愁。世界是個圓,幾千年前發生的事,今日仍舊會發生。因為真實記載,《醃》成了一部珍貴的史料。

妹尾的《醃》讓本來對日式醃蘿蔔沒多大興趣的我,對各種牌子的醃蘿蔔蠢蠢欲動,想品嚐的不是箇中的味道,而是歷史和文化。妹尾只要發現他感興趣的事物,即使是便當盒、鑰匙,他都會鍥而不捨地研究,滿足他的好奇心。生命的大奧秘往往藏在細節裡,生活哲學就在追根究底的過程中。既然喜歡了就喜歡個徹底痛快,事物的價值不在乎值幾個錢,而是你有多在乎它,它的意義就有所不同。

新山人,自由文字工作者,現居吉隆坡。生命太短,樂子太多,立志玩到最后一口氣。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