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九皇爺誕(第1篇)拼湊流傳故事零碎片段 九皇爺誕知多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話說九皇爺誕(第1篇)拼湊流傳故事零碎片段 九皇爺誕知多少

過火路是九皇爺誕其中一個信眾參與的儀式。
過火路是九皇爺誕其中一個信眾參與的儀式。

報導:潘有文
圖:王琛發、吉蘭丹斗母宮提供



九皇爺神誕來臨,大馬許多華人于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持齋和拜九皇爺,此時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九皇爺誕!

關于九皇爺的傳說林林種種,從斗母、北斗九星、天地會反清復明、九名烈士、就義為除瘟疫的九位王爺,讓九皇爺傳奇膾炙人口。

本系列從文化研究、宗教、民間信仰、宮廟等角度,探視九皇爺誕的興盛。



在大馬,九皇爺誕是盛事,全國各地與九皇爺有關的宮廟,在這九天內的各種儀式,以及源源不絕的人潮,就像廟內香火鼎盛,但其各種傳說也像煙圈裊裊,讓人猶如墜入五里霧中。

從一些有關九皇爺百年老廟的符錄中,符內特有的九星印記,即是代表北斗九星的證明之一,但為何在南洋一帶,尤其是大馬會出現眾多不同的傳說呢?

這些傳說版本各有不同,有人說這是為了祭拜明朝皇帝,也有人說是紀念遭砍頭的九名烈士,另外有人說是與洪門或天地會反清復明有關。

文化及宗教學者如何看待九皇爺的不同說法呢?

白衣白褲最關鍵

馬來西亞道教學院暨道理書院董事會主席兼院長王琛發博士針對九皇爺文化,在中港台各地發表過不少相關研究文章,對于大馬九皇爺的各個傳說,他說:其實都是正確的!

“因為這些南洋傳說是好幾個片段記憶,即是說所有有關九皇爺記憶的不完整,恰好說明英殖民長期鎮壓華社的傳統。”

對他而言,這些流傳下來有關九皇爺的片段記憶並沒有錯和對,這是源自于當年英殖民地為顧及與中國滿清政府的利益,避免當時華人反清情緒熾熱,因而長期對付華人社會的結果。

即是說,當年華人可能寓反清情緒于九皇爺信仰中,卻又不能完整傳承,各種片段記憶流傳下來,或才造成今日各種有關九皇爺的傳說。

“首先,我要強調,從大馬百年斗母廟傳下來的經典和香火,皆以拜北斗為主,但問題是:為何不像中國,九月初一至初九是在道觀內設壇,且斗母殿是道觀一部分?其二,為何大馬信徒在九皇爺誕穿白衣白褲?”

王琛發認為,只要找到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就會清楚,所有流傳下來的九皇爺故事都是零碎片段。

“實際上就是代表我們(華社)當時被鎮壓得很痛苦,在鎮壓之下無法記錄完整,因此需拿出一套說法,既要保護記憶線索,又不能讓整個記憶呈現出來,引起整個社會被鎮壓的危機。”

在這之中,又以在九皇爺誕穿白衣白褲最為關鍵,在王博士看來,只要厘出這方面的頭緒,就可以說明有關九皇爺各種記憶片段皆正確!

小祥禮穿白衣白褲

現代人視白衣白褲為聖潔象征,但在古代,中國人不能隨便穿著白衣白褲,因為這種穿法只出現在小祥禮之時。

“三年戴孝到了對年(一年)時,守孝者全部吃素菜、拜素菜,只要去世者神位一上了神主台,即可以脫掉麻衣,改穿白衣白褲,此為禮記中記載,到了明朝都還是這樣。”

王琛發指出,問題是我們為何每年逢九皇爺誕都重新戴孝,重新穿白衣白褲?“不斷這么做,因為有一批神祖牌回不了祖廟,回不到中國宗祠的祖廟。”

久而久之,這種方式使大馬信仰九皇爺的華人,每年都重復小祥禮,並且成了一種習俗。

“這是因為紀念當時每一家都有人死,南洋各地都有人死,整個國家(指清朝時的中國)都死亡,準備死而復生,這是一種國殤,這就是其背后意義。解決這個問題后,所有故事都是真的,都是完整故事的一部分。”

隨著日月星移,現在已有新中國,但在南洋一帶,特別是大馬的九皇爺誕還在重復這個方式,王琛發認為這並沒有錯,因為它已變成風俗,后人可從風俗中找到線索,證明民族正氣依然在人心。

最大功能超度死者

中國的九皇爺誕多是以祈福為主,但王琛發博士表示,九皇爺最大功能是超度死者,因為北斗九星管生死和國家命運。

“當時清朝政府認為九皇只要祈福就好,請北斗超度只在家有白事,但在大馬為何是全民戴孝?當時的原因就是國殤,因國家滅亡。”

不只如此,清朝政府認為結義兄弟屬于犯法行為,同時禁止在非道觀和佛寺吃素,擔心謀反。

但是,現今九皇爺廟內大多數都有亡兄故弟的神位,或寫有眾齋友的神位,這些神位和儀式于清朝時期已在大馬出現,為何當時禁止的反而會有呢?王琛發說:“因為你(指當時大馬九皇爺信仰者)就是清朝政府禁止的那批人!

不可能從普吉島傳入

在大馬的九皇爺信仰有這種說法,即指它源自泰國普吉島,因為當初是中國江西道士把九皇信仰帶入普吉島。

王琛發指出,當時研究泰國普吉島有關九皇爺信仰的學者,或由于不熟悉泰文,以致在考據時出現謬誤,把九皇信仰傳入普吉島的成因,說成是江西道士帶去普吉島解決瘟疫。

“一想就知,江西的許多語言,客家語為其中一種語言,但這與拜九皇爺的閩南社會語言並不相通;而且,普吉島的開闢是在檳城之后,至今還有普吉島人每年來檳城拜祖廟即是證明。”

“相信研究這方面的學者 有一些文件來自錯誤的翻譯,因為普吉島的開闢在檳城之后,普吉島許多地名很多重復檳城地名,也是另一個九皇信仰不太可能由普吉島傳入大馬的證明。”

大馬拜九皇爺中國人訝異

王琛發博士是中國中南大學道學國際傳播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他在中國發表有關大馬九皇爺誕的學術文章時,中國人也訝異于大馬人在九皇時節的氣勢磅礡。

他表示,中國傳統上是每年九月初一至初九在道廟內拜九皇爺,道觀內設有一個北斗殿,斗母殿是道廟內的一部分。

“在中國,斗母觀是道廟的一部分,而且拜九皇爺不是公開的活動,除了在南方一些地方,如云南是滿街公開拜九皇爺的。“

小祥禮重複百多年

雲南是沐王府所在之地,也是當時反清復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對于九皇爺活動較為公開。

“九月初一至初九拜九皇或拜北斗,在中國宋朝后一直流傳至今,並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南洋一帶為何會穿白衣白褲拜北斗?為何它會變成公眾活動?”

王博土指出,大馬在九皇爺誕時全民戴孝,死的是誰?此時在家穿白衣白褲,長輩也不罵你,還和你一起穿,而且要動用到九皇爺超度死者;箇中唯一的解釋是國家(當時的中國)已死,同時每一家都有人去世,當時是死在中國和死在海上(反清者)。

“小祥禮需神明超度,每個人都在進行小祥禮,因為許多去世的人神主牌進不到祠堂,只有每年不斷的重新開始,結果小祥禮重復進行了一百多年。”

他表示,在英殖民政府成功鎮壓當時的華社之下,華社這方面的記憶已成碎片,唯有從儀式中整理記憶的碎片。

“這不是累積下來的錯誤,因為它有這樣的原因存在,可以證明所有人說的都是整個故事的片段。”

學者譯錯王爺變皇爺

究竟九皇爺還是九王爺?

英國人維特巴素(Victor Purcell,1896-1965)博士曾在英殖民時期,在馬來亞擔任華民護衛司、華文副提學司及情報局主任,他對華人有一定的情意結,曾著有極具影響力的《馬來亞華僑史》(The Chinese in Malaya)。

王琛發說,在他的著作中曾觸及九皇爺信仰,但不知是否遭誤導或是他想要保護華社,把九皇爺信仰寫成是拜海龍王。

然而,他並沒混淆王爺和皇爺的分別,反而是此書中文翻譯者把兩者混為一談,或造成現在九皇信仰者對王爺和皇爺分不清楚。

事實上,兩者有一定的分別,皇爺是指北斗九星的九皇而言,王爺信仰則是指中國南方信仰中代天巡狩的王爺。

王琛發在其研究文章《從北斗真君到九皇大帝》中指出,元明以來,中國沿海居民一直都有送王爺的儀式。王爺原是瘟神信仰,舉凡地區有瘟疫流行,當地民眾就會以香燭、米等祭品拜祭后,把木或紙船送出大海,稱為送瘟神,又有當天燒化的。

“王船隨海飄流,每到一處,該處民眾都要以香燭、祭品拜祭再送走。亦有拜祭后送出大海,繼而以火燒掉。毛澤東詩詞中即有:“借問瘟君願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之語,可見此種民風在民國之后的湖南一帶亦很盛。而南洋九皇誕亦出現燒送“皇船”儀式。”

何謂小祥禮?

《通禮》謂“期而小祥,于忌日行事”;“祥”即“吉祥”,本意是說,戴孝滿一年,到了忌日那天,就可以除去喪帽和麻圈、改戴練冠,漸以吉祭代替喪祭。

何謂北斗九星(九皇爺)?

道家典藏列出的北斗九星如下

天皇、紫微、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注:天皇與紫微(亦稱左輔右弼左)已隱暗,有說法指能看見此二星者,可成神仙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