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吉:柔佛前蘇丹伊布拉欣爵士二三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朝吉:柔佛前蘇丹伊布拉欣爵士二三事

已故柔佛州蘇丹伊布拉欣爵士是戰后馬來亞政治的風雲人物。



二戰后1946年英殖民政府要修改憲政,削弱半島各州蘇丹的威權,以成立一個中央政府的“馬來亞聯盟”(Malayan Union)。在英國政府正式公佈《馬來亞聯盟》白皮書以前,馬麥克(Sir Harold Mac Michael)先抵達馬來半島與蘇丹簽訂新的協議,以讓他們把權力讓渡給殖民地政府。

當時英國官員覺得一定要第一個說動蘇丹伊布拉欣爵士。因為蘇丹極力鼓吹柔佛州獨立,在半島諸王中影響很大,只要可以說動他,就可以帶動其它州的蘇丹。蘇丹原先簽下了這個讓渡權利的協定,然而隨后柔佛州內馬來臣民的抗議,掀起了民族主義的抗爭,蘇丹撤回了他的同意。

1955年半島第一屆全國大選,聯盟大勝,奠定了馬來亞半島獨立的基礎,然而柔佛卻發生了脫離馬來亞聯邦的運動。根據學者Mohamed Noordin Sopiee的研究:這項脫離運動的主因是柔佛皇室與聯盟政府交惡所致。(Sopiee 1974, 81~82)。



以不直接衝突方式應付危機

1953年,蘇丹曾在報章上公開聲明讓柔佛恢復戰前的地位,繼續接受英國的管制,並在1955年9月一項慶典中抨擊聯盟政府爭取獨立的政策。

聯盟靜默但隨后杯葛柔佛州蘇丹的活動,並指示柔佛州行政議會討論往后蘇丹任何政策性質的發言,需預先讓州議會討論。這幾個舉動觸怒了蘇丹,引起了蘇丹支持者的討伐,柔佛脫離聯邦的聲音聲囂塵上。

但是反對意見也很大,柔佛州境內的反對者以拿督翁惹化為主。其它州的統治者對柔佛脫離的運動緘默,也讓皇室支持者感到忐忑。(Sopiee 1974, 83)

聯盟政府雖然反對柔佛脫離運動,但卻以低調不直接衝突的方式來應付這項危機。(Sopiee 1974, 85)聯盟政府深明柔佛問題將對獨立的爭取添加變數,也將拖延時間。此外這也影響了馬來亞獨立最關鍵的權力移交的程序。馬來亞的獨立仰賴于9州蘇丹的共同意願,以將統治權移交給民選政府。

聯盟政府以州憲法上保留蘇丹的皇權作為條件,以說服各州蘇丹在統治者會議上通過一項支持聯盟政府兩年自治四年獨立的聲明。

1955年12月27日,媒體報導8州蘇丹已經同意了這個聲明。形勢比人強,在紛擾之中,1957年7月30日,柔佛王儲簽下了這個支持聯盟爭取獨立的聲明。(Sopiee 1974,85)。柔佛脫離馬來亞聯邦運動告一段落。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