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欣:请提供他们便利
上月尾出席一项名叫Arts Beyond Sight的活动推介,我和其他两名记者,由一名工作人员带着,进入一个没有灯光的房间。
我们被指示在一张桌子边的椅子上坐下,对面是视力只剩10%的视障者庄心珍,她向我们讲解她制作的艺术品构思、制作材料等, 我们用双手触摸其艺术品,想像摸到的艺术模样,心想“那是手还是脚,是什么颜色的呢”?
接着我们再被带往第二站,在庄心珍的讲解下,摇晃其艺术品,聆听铃铛、装在瓶子中的相思豆等发出的声音。
在最后一站,主办单位则用小杯子装着醃制的水果,派给我们闻及品尝,然后猜所吃的是什么水果。
在活动尾端,全程负责带领我们的工作人员才自我介绍,原来她是一名失明人士,我顿时对她能顺利带领我们完成整个过程感到佩服。
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带出,艺术也可通过触觉、听觉、嗅觉级味觉去感受。
活动进行时,我努力用双眼去看,却只能看见一些模糊的轮廓,眼睛也因此感到不舒服,最后决定闭上双眼,不要让双眼劳累。
身体的各种感知能力,一般健全人士都视为理所当然,但失去有关能力的人,才会知道,能看、能听、能说、能走,都是非常珍贵的能力。
大马3名运动员在里约残奥会夺下金牌,鼓动人心,身心障碍者的处境也因而受到关注。
大马许多基本建设在兴建时,都忽略了残疾人友善的规格,即马来西亚标准规格(MS)1184指南,导致残疾人都无法放心出门。
若当局能加强管制,在批准工程的进行及发出准证时,能关注有关规格,让更多残疾人能安全出门,将是协助他们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需知,残疾人能安全使用的平坦道路、人行道、轮椅坡道,对老人、小孩,甚至是一般人也大有帮助,那为何不能更严谨处理有关细节,惠及各阶层人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