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蜜月期結束(3) 游枝:從敵成友又由友變敵

中國韓國的交往,經過幾番設計又多大的犧牲與交易,才走到今天經貿、人流、文化、外交的緊密境界。近日的摩擦,落到見不到可以相讓而和氣收場的跡象,雙方當政者都珍惜過去近30年的雙贏努力,也明白如果就這樣傷了和氣又壞了既有的交往成就,不止可惜也為未來留下了不良榜樣,給世間看到了兩國間的友好基礎原來如此脆弱。

由于兩國都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外交“哲學”,事情發生當然是一方有意的挑撥,以試探同時警告對方的政治用意。不過,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指是對方的過失,錯不在我方,也就符合了我必犯人的準則,以如此態度應對重大事件,過去強調協調雙贏的理論拋到腦后了。

脆弱的友好基礎

兩國外交突破,是利用了28年前1988年奧運為引線,才有近30年長外交、經貿、人流的良好關係。

1988年韓國取得奧運主辦權,故然是韓國已經具備籌辦奧運的條件,更大的原因,是讓韓國辦奧運,共產中國及當時還有20多個共產國家,為了不缺席這場全球最大盛會,都得遷就而到反共的韓國參賽。

這是美歐設計的一場體育政治。

尤其是中國,明知韓國是共產朝鮮最大仇敵,中國為自己國益及出路,已顧不得跟朝鮮的血濃于水的共產同志情,中國還跟韓國建立起外交關係。

一次體育政治的交易,中國把握時機,不惜難為了共產同志朝鮮,又破了政治藩籬,共產中國與反共韓國進入一個良好交流的新時代,也傷了共產朝鮮對共產中國的信賴,影響了東北亞洲過后的勢力佈局。

此刻,韓國為反共而裝置迎擊飛彈,中國為自己也為朝鮮,得維護共產政權,返回自己的核心利益,中、韓的友好所以不可靠。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