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精神官能症覓職被嫌 好僱主改寫陳以哲人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患精神官能症覓職被嫌 好僱主改寫陳以哲人生

楊菽娟(右起)對待陳以哲就像對自己孩子一樣,時常給予勸導與鼓勵。
楊菽娟(右起)對待陳以哲就像對自己孩子一樣,時常給予勸導與鼓勵。

報導:陳佳敏
(峇株巴轄6日訊)32歲男子因罹患精神官能症,導致情緒易失控和思緒混亂,中五畢業后,就一直面對覓職困擾,常被老闆因其病症嫌棄,所幸一年前遇上好心雇主,令其人生因而改寫。



目前,男子在好心雇主的餐廳工作,已長達逾一年,不僅擁有穩定收入,也逐漸適應社會,并享受與雇主和同事相處的過程,病況日趨穩定。

因患上患精神官能症而過著逾10年痛苦生活的陳以哲,在家中排行第3,上有2名姐姐,下則有1名弟弟,而他是于求學時期,因家庭、課業和朋友等因素,罹患精神官能症,需服藥控制病情。

不影響學習能力



該病症雖不會影響以哲的學習能力,並且他也能掌握三語會話,但病發時卻會造成以哲控制不了情緒,進而緊張和手腳慌亂,導致無法將雇主交代的任務完成。

陳以哲日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他中五畢業后,便四處尋工,通常雇主都只了解其學歷,而忽略他的精神狀態,當他工作一段時間,雇主發現他無法完成工作后,便會要求他另謀高就。

他說,曾在一間玩具店工作,負責排貨和出貨,但因有時無法依據主管指示工作,令他最后僅做逾3個月,就選擇離職。

他坦承,自己到Kitchen 21台灣西餐美食餐廳工作前,平均每份工作都做兩三個月就離職,而現在的餐廳工作,是他做最久的一份,而他也非常珍惜此工作機會。

Kitchen 21台灣西餐美食餐廳雇主夫婦郭廷平(50歲)和楊菽娟(48歲)坦承,他們是在了解以哲情況后,決定給他機會嘗試,目前對以哲工作表現皆感滿意。

面書說明情況獲正面回應

由于以哲偶爾在工作時,可能應其病況而得罪顧客,楊菽娟因而透過面子書發帖說明情況,慶幸獲得許多網友給予正面回應,令她感到欣慰。

楊菽娟坦承,其在面子書撰文,也希望她聘僱以哲一事,可鼓勵其他雇主給予特殊人士一個機會,勿以異樣眼光看待。

“我一直都鼓勵以哲要勇敢面對自己的病況,同時,我平日也會在工作時,監督以哲吃藥,而以哲都很聽話及配合。”

她透露,以哲曾到峇株巴轄特殊教育中心接受訓練,該中心也有不少智商和情緒遇到障礙的特殊人士,但接受訓練后,都能應付一些簡單的工作。

以哲也補充,他在中心時,學員和老師都稱他為大哥,因他學習力強。

楊菽娟指出,以哲雖是兼職員工,但該餐廳還是為他提供正職員工福利,如公積金和社會險,未來店內若有職缺,她也不會拒絕特殊人士求職,希望社會以包容心和耐心對待他們。

不顧外界反應當最強“靠山”

雖知道聘請以哲,可能會令餐廳生意受影響,但郭廷平和楊菽娟不顧外界反應,堅持讓以哲上班,并當以哲最強“靠山”,讓他在餐廳工作,感受人生存活價值。

楊菽娟指出,以哲非常聰明,但可惜其家人當年對以哲的病情不了解,因而忽略帶以哲治療,造成今時情況。

她說,以哲剛上班時,她曾因不清楚以哲的精神情況,安排不適合的工作給她,無意間讓以哲得罪不少客人,也有顧客反映常看見以哲在沒工作時,呆坐一旁傻笑,或在服務客人時,破口罵人。

“有時工作忙碌時,我們也會責罵他,令他情緒緊張慌亂,以致他無法工作。”

她解釋,以哲張口罵人時,其實多半是自責,並非怪罪客人,也沒有惡意和攻擊性,在她和丈夫慢慢掌握情況后,便安排適合以哲的工作給他,如洗碗和端盤子,而他們只有非常忙碌時才讓以哲點餐。

“以哲希望自己能獲得肯定,一直都努力工作,而一些熟客瞭解情況后,偶爾還會指名以哲服務,還和以哲聊天等。”

資料庫
精神官能症小資料

精神官能症(Neurosis、Psychoneurosis或neurotic disorder),在廣泛的意義上能指任何引起沮喪的精神失衡,屬于功能性心理障礙(functional mental disorder)的一類。

病人有痛苦的感覺,但不包括幻想與幻覺與幻聽,其行為也不會讓人在社會上難以接受,這不像精神病或人格違常者,精神官能症並不影響或阻礙正常的思考。

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III)中,精神官能症被定義為一種具體的精神疾病,並將其分為焦慮症、恐懼症、神經衰弱、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強迫症、其他或待分類的精神官能症等6個亞型。(資料摘自維基百科)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