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碧君:心事誰人知

(普通組記者)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沒有人敢說自己不曾生病,或斷言不會生病吧?生理上的疾病,我們尚且可以憑身體狀況知一二;心生病了、精神狀況不佳,除了當事人,多少旁觀者在意?

上週,國內發生多宗冷血殺親人悲劇;過去有父母涉嫌虐兒、喂孩子服毒,殺害孩子慘劇,大家除了譴責兇手冷血無情,同情受害者家屬,似乎束手無策,嫌兇到底為何動了殺機,也變得不重要。

過去,一些兇殺案嫌犯被控時,辯方要求被告被送院進行精神健康評估,卻招致為遇害者與受害者家打抱不平的局外人的批評,指嫌兇企圖藉精神問題,逃過謀殺死罪的指控。

社會發展迅速、講究高效率、高學歷的年代,為很多人帶來很大壓力,再加上財務、人事、家庭、感情等等問題的無形壓力,會令人有窒息感。抗壓能力高的人,可以從容面對與紓解壓力;抗壓能力低的人,若沒人扶一把,或無處申訴,就會鑽牛角尖,或以吸毒或酗酒的方式,逃避問題。

心理疾病的病例上升,已成為全球新趨勢,尤其是先進與經濟繁榮的國家,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是心理疾病增加的其中一個導因,我國邁向高收入先進國,成年人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數也逐年上升,30%大馬人有心理健康問題,敲響了警鐘,人們不能忽視這個數劇,更不能將這視為“嚇唬人”的報告。

多關心身邊的人

人人為生活、工作奔波勞碌,也許大家已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也許有人為了生計而憋住不生氣,結果憋成心理病,卻隱藏得很好;可是,當心中積滿壓力、憤怒、不滿的人,被激怒時,極可能導致傷人事件或血案。

弒殺或毒殺親人的悲劇,令人憤慨,但是,在譴責嫌兇冷血時,人們也應思考社會安全網足夠嗎?親人朋友或鄰居,平時是否有互相關照、關心身邊的人,過得好不好?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