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手記‧在異鄉,甘甜的寂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留學手記‧在異鄉,甘甜的寂寞

美好的星期五晚上,有音樂和咖啡相伴。
美好的星期五晚上,有音樂和咖啡相伴。

特約:劉泀秦(留學台灣)



寂寞並非貶義詞。我都如此告訴家人朋友:「你們無需為我擔憂,因為,我的異鄉生活寂寞卻不苦。」

九月,新學年展開。暑假結束后的校園再度充滿生氣,意味著我的一切作息也將回到原來的軌道。

整整一年過去,回首看初來台灣的自己,不禁感慨——如今的我已熟悉這座城市的運作,對于季節轉換、天災降臨,不再顯得大驚小怪,最初的陌生,已經取代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穩定的生活步調,使我的學習漸入佳境,孤獨不再被放大,情緒不再氾濫,對未來的迷惘雖從未終止過,可因著成長而不再輕易流失的那份從容,讓我明白,還有更多比“未知”值得花心思的事,比如享受現在。



看著已畢業的學長帶著行李和思念,依依不捨離開台北,我仿彿能預見三年后的自己。我想我大概能理解學長的心情,並非不想回家,而是不願離開。

留學生的心理狀態如此矛盾,身在異鄉時犯起鄉愁來,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鄉,卻又懷念起留學生活。隨手可得的資源,如一場免票的音樂會,一年四季不間斷的文化沙龍活動,街角那藏滿寶藏的二手書店,都是台北使人眷戀不捨的原因。

音樂流動著生命力

對一位窮書生來說,能以最低消費換取至高的娛樂,是最幸福不過的事了!上週五晚,與友人一同到“海邊的卡夫卡”音樂餐廳聽音樂會,現場近距離的聆聽,與坐在電腦前戴上耳機的感覺截然不同,並非音質問題,而是那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養一隻會呼吸、鬧脾氣的貓與玩電子寵物之別;生命是一場場交流,而音樂的動人之處,就在于那股“流動”的生命力。

這一次認識了非常有個人特色的非主流音樂人,當中有台灣音樂人沈簡單和香港音樂人李拾壹。那晚,我被他們音樂中的純粹、不羈所俘虜,好幾度因著一首一首樸素的歌詞而滿眶淚水。

寂寞並非貶義詞

十月初,于台北華山舉辦的“華文朗讀節”,以朗讀帶動閱讀文化,邀請了作家、演員、音樂人、表演藝術者等跨領域明星,以無限創意使扁平的文字具有生命力,讓閱讀不再枯燥。

在這個動態的世代,閱讀也就需要多面向的呈現與接收,聲音帶來的感動與共鳴,彌補了文字的被動。在還未被如堆山的報告埋沒前,我的週末時光都耗在跑講座、聽音樂會上。

有時固然覺得寂寞,因此這些外來的養分,都是我生活必需的調劑品,為平凡單調的日子,增添絲絲樂趣。如果你問我異鄉生活是否寂寞?故作隱藏的鄉音,追趕不上的課業,同儕間因著思想差距而無法磨滅的隔閡,以及腦海中逐漸模糊的家鄉,都是寂寞的象徵。

然而,寂寞並非貶義詞。我都如此告訴家人朋友:“你們無需為我擔憂,因為,我的異鄉生活寂寞卻不苦。”

徵稿-曾經或正在留學的朋友,我們歡迎你把國外游學或留學的生活點滴、有趣樂事等,寫來與我們分享。文長1200字,附上5張相關照片、圖片說明、以及中英文姓名、身分證號碼、地址、銀行戶頭號碼。我們常年徵稿,來稿請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