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会「谢谢你…」 在汉语课友族会听写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不再只会「谢谢你…」 在汉语课友族会听写说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最初阶段,一般借助汉语拼音发音。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最初阶段,一般借助汉语拼音发音。

报导:涂素燕
摄影:覃福荣



我国多所大学都有开办对外汉语(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课程(备注1),招收非以华语为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生。

一些对华文有浓厚兴趣的友族学生,学起华文都有板有眼。

一些友族学生甚至借此机缘到中国深造。



许多人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考量的往往是语言的“商业价值”。

不管任何语言都蕴含该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哲学。

《给自己的10堂外语课》作者褚士莹说:“一个人会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生活!”

其实学习多种语言,某种程度上可以体验多元生活,开拓思维,丰富我们的人生。

塔米拉(Tamilarasi)是印裔、依菲国(Effikoh)是杜顺人、哈迪(Hadi)是马来人、亨迪(Hendi)是来自印尼的交换生。

为兴趣学习

他们都是没有华文基础的,或者说没有上过正规华文课的大学生。

在马来亚大学校园里,他们终于有机会学习华文。

他们选修对外汉语课的理由很单纯,就是对华文感兴趣,想要了解华族文化。

塔米拉有许多华裔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时,华裔朋友自然而然会说起华语,就只有她听不懂。

“所以我想学华语,以便听懂他们说什么。”

依菲国也是有许多华裔朋友,他为了更了解这些朋友,所以想学华文。

哈迪喜欢观赏本地中文电视节目、电视剧,他常会上网找一些学中文的教材,学习认字、发音。他最早学会的华语是“谢谢你!”、“我爱你!”。

他和依菲国都喜欢听中文歌曲,问他们平时都听哪些歌手的歌曲,他们随口就哼出几句,发音相当准确。

亨迪表示,目前印尼很注重外语学习,尤其他念经济系,一定要修外语。

“目前印尼的城市地区也重视学习中文,我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去中国。”

亨迪在印尼也经常看中国电视节目,他说:“印尼都会播放中国电视节目,很多印尼人都会观看,我喜欢的演员是黄晓明。”

刘树佳:供不谙华文学生选修

马大语言学院马来西亚语系高级语言导师刘树佳,2007年起进入马大执教鞭。开始时,在东亚系和中文系教对外汉语。

他解释:“当时中文系设有对外汉语课,供非华裔或不谙华文的华裔学生选修,不过学生很少,只有两个。”

2009年,马来西亚语系开办对外汉语课让学生选修。

他一度一脚踩在三个科系,担任三个科系的对外汉语导师。

马大中文系已经停办对外汉语课,现在还开办对外汉语课程的科系是东亚系和马来西亚语系。

对外汉语是东亚系中国研究科系不谙中文的学生必修学科,整个课程为期3年。

他表示,选修中国研究科系的学生,许多是不会中文的友族学生,他们必须利用3年的课程掌握中文。

马来西亚语系的对外汉语课程则是选修课,多数学生依各自兴趣选修这门课。

马来西亚语系选修对外汉语的学生,包括马来同学、印度同学、原住民同学。

这一两年,该科系迎来外国交换生,一些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尼、泰国的交换生,也会选修对外汉语。

走向人群鼓励多讲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走向人群,开口说华语,他也曾为学生设计一项特别的课业。

他分发给学生不同课题,让他们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设计对白或即兴跟华人用华语交谈,并把对话录制下来。

“比方说,有学生拿到涉及食物和饮料的课题,他们就到食堂录制视频。

过后他让学生在课堂上播出这些视频,全班同学一起观赏。

“除了打分,我也会告诉学生,视频中的哪些对话需要改正,如发音、语法。”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更有信心使用华语。

另一方面,他们有机会跟自己族群以外的人交流,“我告诉他们,不一定要找我国华人,也可以找中国人或其他说华语的人。”

他说,学生都兴趣勃勃进行这项课业,许多学生都很有创意,录制的视频非常有趣,超乎他的想像。

一些学生会在视频加上配乐,或自己唱一小段华文歌曲。

其中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老师,先教其他人唱华语歌,然后教华文生字新词。

有趣的是,这位“老师”有些生字竟然教错了。

“许多学生告诉,为了这项课业,他们必须主动找华族交谈,也令自己的华族朋友多了起来。”

两个学期可基本沟通

刘树佳表示,语言系的学生上完两个学期对外汉语课程,一般可以掌握基本沟通。

“好像自我介绍、到商店买东西、到餐厅点餐,跟朋友索取电话号码等通常都没有问题。”

但是阅读方面还是有很大困难,只能读懂一些学前的故事书,或报章标题。

至于东亚系的学生,完成三年对外汉语课程,中文水平一般都不错。

“过去我有6个马来学生,被保送到中国兰州大学念硕士,据说他们在兰州大学必须用华文写硕士论文。”

另外,也有一个东亚系学生,到了中国清华大学当交换学生,

这些学生进马大前都没学过华文,华文基础都是在念对外汉语课程时打下的。

对刘树佳来说,能够让一个完全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最后能够用华语跟华族沟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对学生来说也是这样,能够用华语跟华人沟通,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大马具讲华语环境

在我国,要学好华语并不难。

我们具备讲华语的大环境,只要学生愿意开口,就能找到用华语交谈的对象。

刘树佳在教一些跟日常生活有关的课题时,会安排学生实地体验的机会。

“当我教有关食物、饮料、水果有关的课文时,我会带学生到华人开的素食馆和商店,让他们用华语跟店员对话。譬如点餐、点饮料及问价钱等。”

另外,在教有关方向、建筑物的课文时,他会带学生在校园内走动,告诉学生建筑物的中文名称,像银行、邮局、诊所、礼堂及图书馆等。

同时,他会让学生以角色扮演(role-play)方式,扮演问路的人,指路的路人。

在课堂上,他也会要求学生用角色扮演学习,如穿上符合角色的服装。

他说,学生在课堂经常会闹出许多笑话,引起全班哄堂大笑。

“譬如他们把‘女性朋友’说成‘女朋友’;‘母鸡’说成‘女的鸡’;‘女子’说成‘牛仔’。”

他认为,在这种欢笑声中教或学汉语是一种乐趣,学生也可以在没有压力的轻松气氛记下中文词语和句子。

汉字要从简易笔划教起

刘树佳说,汉字要从笔划教起,而且必须从最简单、常见的字,如一到十教起。

“每堂课教的汉字也不能太多,高级一点的学生,一天也只教十个,如果教太多,学生很难吸收,因为学生除了记发音,还要记字形。”

对外汉语的学生,一般会比较依赖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所以就算一些高级的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还是要注上汉语拼音。

好像跟学生在社交群组对话,打了汉字,还要注上汉语拼音和马来文,学生才能明白。

初级的学生,一般都未达到可以阅读的水平,也许只能读懂一些学前的故事书或报章标题而已。

成人小孩教法大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跟教以华语为母语的学生华文,有很大差别。

刘树佳曾在华小和独中教书,在华小教书时,也曾教过友族学生。

但在大学当对外汉语导师,不能照搬过去教华文那套。

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是成年的大学生,不可能把教小朋友语言那套用在他们身上。

另一方面,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汉语,所以课程编排一定要实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使用中文沟通。

他说,我们小学时学华文,一般从人体器官、日常用品的名称学起。

对外汉语却不可能花长时间教这些,一般从日常生活用语,像问候、自我介绍、商场用语教起。

教材方面,除了参考中国课本,大部分都需要他自己设计和编写。

我国华人跟中国人文化毕竟有许多差异,如果完全采用中国教材,学生可能很难用从中国教材学到的东西跟本地华人交流。

但如果完全教“本土华语”,一些学生日后到中国念硕士、游学或旅游,可能又完全派不上用场。

所以他在选用或编写教材时,会尽量从我国华语和中国普通话之间找到平衡点。

藉汉语拼音学发音

在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拼音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课程最初阶段就要教汉语拼音。

学生不会认汉字之前,都是靠汉语拼音学习发音。

比方说,教一个“我来自马来西亚”的句子,学生是靠拼音记住这个句子,而非汉字。

另一方面,也要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解。

刘树佳说:“如果课堂有外国学生,我会以英语讲解,要是全是我国学生,就用马来语解释。

他表示,如果完全用华语,学生肯定不明白,尤其是开始的几节课。

不过,他都尽量多用华语讲课,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捉紧机会说华语。

他甚至会订下规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说华语,否则扣分。

易受母语影响有语病

对华语非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生来说,往往会受母语影响,在说华语或写华文时,出现语序偏误。

刘树佳说:“好像母语是马来语的学生,在说华语时经常会把句子说成马来语句子。”

比方说,“我早上9点有课”,他们会说成“我有课在9点早上”。

他需要跟学生解释,两种语言句式的分别。一般而言,学生只要多说,就可以渐渐纠正过来。

对学生来说,更为头痛的是四声声调和发音。

“学生最容易搞混四声的第二声(阳声)和第三声(上声)。”

还有一些发音也很容易搞混,完全变成另一个意思。

他笑说:“比如把手机,他们说成‘烧鸡’;母亲念成‘母鸡’;小姐念成‘小鸡’;书包念成‘烧包’。”

矫正学生的发音,对他来说是一大挑战。

太严格要求学生,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并对他们造成压力。

“当老师的要懂得收放自如,该松时就松。”

他说,再优秀的学生,说华语还是会带有他们母语的腔调。

只要学生的发音不偏离原来的意思,其实就不错了,不能要求他们完全说得跟华裔一样。

从问候语自我介绍奠基

在课程最早阶段,刘树佳会先教简单的问候语、自我介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重复面对面对谈。

他说:“过后再教数字,因为数字涉及很多方面。”

学了数字学生就可以跟朋友索取电话号码,问对方的年龄、生日日期,购物时也可以听懂价格。

接着他会教学生一些跟生活有关的事物,像食物、饮料、水果、建筑物及方向等。

他表示,学习语言必须从生活化的事物学起。

“如果开始就教一些很生硬、无法在生活上应用的东西,学生会学得很枯燥,很快失去兴趣。”

他都采用对话式课文,教导初级的学生。

这样就算上了几周课的学生,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句子,跟华人同学交谈,测试自己的学习进度。

“学生如果可以用华语跟华人朋友谈话,朋友又听得懂,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兴致勃勃地学下去。”

备注1:中国把以华文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的学科名称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以区分以华文为母语跟以华文为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方法。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