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信與不信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戴美清:信與不信

關丹中華中學在臨考之際爆發官方通令危機,考試局與教育部總監哪封信作準? “信與不信”,看誰說了算。



今日的紛爭,源自於關中批文的爭議,獨中的地位直接影響關中有無資格參與統考,不幸的是,關中從倡儀、興建、開學至今,這不是教育課題,而是政治議題。

現今的獨中,是過去拒絕改制中學受到“逼害”的產物;然而今日的關中,是政治產物,自然隱藏很多政治考量,當中有些能做不能說、有些能說的不能做,所以關中似是符合關丹華社需要擁有一所中學的意願,但又不能名正言順確認一些模糊點,爭議因此四面埋伏。

馬來西亞華教經歷太多苦日子,到今天亦未真正達到所要爭取的“政府承認統考”,華裔政黨在輝煌時期固然無法據理力爭,如今也只能靠旁敲側擊誕生關中,如何解除關中地位的危機感?



要教育部宣布承認統考,彷如妄想,馬來西亞政治,從來就不是1+1=2,因為要達到2之前,有太多的變化和可能(有時的結果是1甚至是0),華教有哪一件事不需要經歷多番漫長折騰,才能得到一個也非滿意之答案?

對政府政策處處提防

華社對政黨半信半疑,對政府政策處處提防,是時間消磨了信任。華團苦掙關中回來,無法贏得如雷掌聲,直到準備進行統考的兩星期前,“有心人”取得考試局一紙通令掀起危機,最後只能持以教育局總監的信函作準,暫時平息風波。

華人現有的政治生態,只能依附及遊走在別人的權力之下,不能做主。上有1996年教育法令箝制,下有“小拿破崙”抓起雞毛當令箭;內有華教“鬥士”之爭,外有種族主義的叫囂。

古人“立木為信”,樹立了威信,要改革修正,才容易讓人信服接受;關中是變相而產生的另一所華文中學,的確誕生了一個實體,卻欠一份信任,就算這次關中可以進行統考,或許也只能消弭某部分的爭議而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