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信揭辛酸 “無論多成功,我們都是外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公開信揭辛酸 “無論多成功,我們都是外人”

■《紐約時報》華裔編輯羅明瀚。(互聯網)
■《紐約時報》華裔編輯羅明瀚。(互聯網)

美國《紐約時報》華裔編輯羅明瀚(Michael Luo)一家,前日在曼哈頓上東區前往一間韓國餐廳午膳,未料卻遭到一名女士指摘擋路,還當街大聲叫罵“滾回中國去”,令他感到受辱。



昨日,他在《紐時》網站發佈了《一封公開信,致那位讓我們滾回中國的女士》,分享了這次令他“頗為震驚”的經歷。

他說,這並非第一次受辱,“但出于某種原因——沒錯,或許是和當下的政治氛圍有關吧——這一次的感覺有些異樣”,令他感到有點傷感。

以下是公開信全文:



親愛的女士:

也許我應該釋懷,選擇容忍。我們當時剛剛從教堂出來,我和家人以及一些朋友走在曼哈頓上東區。我們正找地方吃午餐,想要看看街邊的那家韓國餐廳有沒有位置。你行色匆匆。天空中飄著雨。我們的嬰兒車以及一群嘰哩呱啦的亞裔擋了你的路。

你從不遠處朝我們大聲嚷嚷:“滾回中國去!”說老實話,當時我頗為震驚。

我遲疑了一下,隨即衝到你面前。這個舉動肯定把你嚇到了。你在Equinox健身房前掏出iPhone,威脅說要叫警察。回想起來有些滑稽。應該是我叫警察才對吧,尤其是當我走開以后,你高叫「滾回你那該死的國家去」的時候。

“我生在這個國家!”我嚷了回去。

感覺挺蠢的。但還有什么辦法能證明我屬于這裡呢。

當然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遇到種族侮辱。問問任何一個亞裔美國人,他們都會立刻回憶起在校園裡被嘲諷的情形,抑或在街上或雜貨店裡的惱人遭遇。我在Twitter上發帖講了事情的經過,許多人在回帖中提到了自己的經歷。

但出于某種原因——沒錯,或許是和當下的政治氛圍有關吧——這一次的感覺有些異樣。

后來走回家去的時候,一陣傷感湧上了我的心頭。

你穿著一件很好的雨衣,你手上的iPhone是6 Plus。你或許已身為人母,你的孩子或許和我的女兒們同校就讀。你看上去,怎么說呢,挺正常的。但你的內心卻潛藏著這樣的情緒,事實上,這個國家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或許你並不知道,但你對我的家人的侮辱直指亞裔美國人日常經歷的核心。我們許多人每天都在竭力應對這種無處不在的異已感。不論我們從事什么職業,有多么成功,和誰交朋友,我們都不屬于這裡。我們是外來者。我們不是美國人。福克斯新聞(Fox News)的傑西·沃特斯(Jesse Watters)前些天在唐人街進行實地採訪的電視片段——涉及空手道、雙節棍和蹩腳英語——之所以引發了那么多憤怒,也與此有關。

我的父母在共產黨奪取政權前從中國大陸逃到台灣,又到美國念了研究生。他們養育了兩個孩子。我們倆都畢業于哈佛。我在《紐約時報》工作。算是人們口中的模範少數族裔了。

可我依然常常覺得自己像個外人。

不知這種感覺會不會消失。或許更重要的是,不知今天被我帶在身邊的兩個女兒會不會永遠都有這種感覺。

沒錯,網上如潮的支持令人欣慰。

但我的一個女兒只有7歲,目睹了整件事的她后來不停地問我妻子,“她為什么要說‘滾回中國去’?我們不是從中國來的呀。”

是呀,我們不是從中國來的,我妻子回答。她竭力向女兒解釋你這樣說的可能原因,以及人們為什么不該隨便評判他人。

我們來自美國,她告訴我女兒。但有時候人們並不理解這一點。

希望你現在理解了。

此致敬禮,
邁克爾·羅(Michael Luo)
美國《紐約時報》

紐約市長聲援:你屬於這裡!

紐約市長布萊西奧。(互聯網)
紐約市長布萊西奧。(互聯網)

華裔編輯羅明瀚(Michael Luo)與家人在街頭遭辱罵“滾回中國”事件,在網上引起其他亞裔人士共鳴與憤慨。

紐約市長布萊西奧也發文聲援:“羅,你是屬于這裡的。一個傲慢的女人代表不了紐約人或者美國人,對你的遭遇我深感抱歉。很高興你能講出這些,教導下一代意識到並反抗那些言論,你根本不需要向那種人證明什么。”

羅明瀚是《紐時》都市版副主編,也是種族相關議題的編輯。其父母從台灣移民美國,羅明瀚1976年出生于匹茲堡,1998年畢業于哈佛大學,之后曾為《美聯社》撰稿兩年。

2000年,羅明瀚因在中美議題上所做的優秀報道而獲獎。2003年至今,他在《紐時》工作了13年,帶領的記者團隊今年入圍3項普立茲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