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小販34年刀法乾淨俐落 3分鐘棄魚骨不粘肉

林國祥刀法俐落,3分鐘將竹加魚骨肉分離。

報導:劉福來

魚販殺魚,3分鐘讓骨肉分離,而且棄骨不粘肉!

殺魚人人都會,尤其難不倒天天下廚炒菜煮飯的家庭主婦,對天天在巴剎里討生活的魚販來說,更是平常不過的生活技能。

但是,要在短時間內,把魚的骨和肉分開,把魚肉切得平滑細膩又工整,並做到骨不粘肉,肉不帶骨,取出的骨架薄如紙般,就不是一件人人都能辦得到的事。

來自麻坡馬哈拉尼大巴剎,53歲的魚販林國祥,就練就這項技能。

從事殺魚工作34年經驗的林國祥,不只刀法乾淨俐落,殺魚的功夫更是了得,只見他手起刀落,約兩尺長的竹加魚(batang),不一會兒便骨肉分離。

多次受傷掌握技巧

林國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殺魚工作對每一個魚販來話,雖然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能,但要達到精進的手藝,就全憑個人平時的要求和努力。

他說,年輕時他對殺魚也沒有什么要求,經過三四年的摸索,及無數次的失敗受傷,才掌握了這項技巧。

他說,各種漁產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他最擅長的是殺魔鬼魚和竹加魚。

他指出,竹加魚開膛棄骨是一般傳統的處理方法,基本上就是要把骨切到不粘肉,把肉切到沒有骨,一點都不浪費。

“甚至切好的骨架,在背光下薄到能夠透光,才算合格。”

他透露,為了在短時間內,把數10公斤的魚清理干淨,送到餐館和小販顧客手中,以保持新鮮,他不得不與時間賽跑,所以經多年苦練,才有此刀工。

被竹加魚利牙割傷縫2針

曾被竹加魚的利牙滑破手指,縫了2針。

林國祥說,竹加魚最危險的地方是它的牙齒和背上尖刺。

他指出,竹加魚的牙齒看似細小,卻像刀子一樣鋒利,輕輕一滑就會破皮血流,他就曾經被割傷,並到診所縫針。

他提醒民眾,魚背上的尖刺危險,一旦被刺到,輕則疼痛流血,嚴重的話還要動手術,因為尖刺細脆,且一夾就斷,根本無法取出。

“所以,同業殺魚前,都會很謹慎的先把魚嘴切掉,再把背上的刺清理乾淨。”

頻洗刀降溫切肉才平滑

切刀不斷淋水降溫。

林國祥說,竹加魚棄骨的條件,除了刀要鋒利,還要降溫。

“因為在切割時,魚肉在刀的磨擦下會產生熱能,溫度會使到肉質變糊,達不到俐落的效果,反而越切越難切;所以,必須不斷的‘洗刀’降溫,一方面也是清洗掉刀上的肉渣,讓刀鋒更銳利。”

他說,這樣切出來的魚肉才會平滑,且魚肉上不會有出現兩條刀痕。

新鮮魚不會引蒼蠅

新鮮的魚不會招引蒼蠅。

林國祥說,一般漁產常常引來大堆的蒼蠅,但用來煮魚粥的竹加魚不會招引蒼蠅,這是因為竹加魚一般是即捉即殺即賣,保持新鮮,沒有腥味就不會有蒼蠅。

“所以,民眾會很奇怪,為什么巴剎里賣的魚不會有蒼蠅,而買回家放久了的魚,蒼蠅一大堆,這就是新鮮與不新鮮的差別。”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