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父母孩子同唱網絡讚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父母孩子同唱網絡讚歌

20161018snslike



報導:方俊心
圖:攝影組、互聯網

他點開社交網站,上傳剛拍下的食物照,放下手機,然后吃了一口飯。接下來,他每隔三分鐘就看手機一次,臉上表情捉摸不定,有時似在狂喜,有時木無表情。十年前的父母不見得比較好當,但至少有件事情不會困擾他們——社交媒體。沒有它引起的個人安全、詐欺、霸凌問題,也不用憂心,孩子的心情隨著“Like”(讚)和“Comment”(回應)起起落落……

根據“解碼Z世代”去年的一份報告(注1),Z世代每天有8小時掛網,平均每個人有2.7部電子設備。使用這些設備時,他們有高達94%的時間是在使用社交媒體。

正午12點,我打給18歲中學生沁時,她的聲音聽起來像是酣夢初醒。據她母親,霓所言,沁在準備高中統考,前一晚凌晨四點多才入睡。



沁說,當前流行的社交媒體賬號她都有,包括Facebook(面子書)、Instagram(分享圖片與影音為主的社交媒體)和Twitter(推特)。Twitter使用最頻繁,“每天都會post(發表新帖子),”她說。

她所發表的內容多是個人生活點滴。她直言,如果發表了沒人回應,“會有點失望”,因為那是自己寫的,但如果只是轉載的內容,沒有得到回應,就“算了”。

注1:由英迪國際大學與學院(Inti)和市場調查研究公司易普索(Ipsos)合作的研究調查,受訪對象是511位13至19歲的年輕人。

師生都不在乎Like

吉隆坡循人中學輔導老師葉抒蕙認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生活點滴與心情,是時代趨勢,所有人都這樣做,學生當然也在這行列裡。他們發表的內容大多跟學校活動有關,像大掃除、慶生、運動會……因為都是學校裡發生的事,自然就會得到很多Like。

她跟另一位輔導老師蔡婉玲堅決認為,該校學生並不介意Like數量的多寡。“我從沒被學生問過‘老師妳為什麼不Like我的東西’,”蔡婉玲說。

“我們師生互動很好,學生不在乎Like。”然而葉老師也提及,也許有些青少年在人際關係上碰到問題,因為沒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所以對Like比較在意,他們也許希望透過社交媒體,扭轉這樣的局面。

有時我也Like他們

陳雲娟在生命線擔任了二十年以上的輔導員,針對“討Like”行為,她不認同這跟人際關係有關。

“我不贊同。人際關係好的孩子,反而可能更在意‘為什麼我的Like少了’。”

她說,她身邊有很多孩子對Like數量非常在意,發表了一篇文章,每三五分鐘就要看Like數量有沒有增加。如果平時有百多個Like,當天的文卻有兩百多個,他們可以高興一整天。

同樣的,要是Like數量沒有增加,他們會耿耿于懷。她也經常被孩子問道,“為什麼妳沒有Like我的東西”。

“有時我Like他們,他們還會留言道謝,‘謝謝你的Like’。”

Like是尋求認同

據陳雲娟觀察,11歲到20歲左右的孩子,心靈上會依賴社交媒體。這是因為這段期間他們正探索自我,認識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價值,社交媒體正好滿足了他們“希望被關注”的需求。

“他們很介意有沒有被看見。”對他們來說,Like不是一般回應,它跟“我的個人價值”聯繫在一起,越多Like越多粉絲,等于“我”越好。

“以前我們沒有這樣的過程,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建立在真實的互動裡。現在我們更在乎網絡上的反應,不一定在乎現實生活,因為社交媒體很快,並且馬上可得到反饋。”

如此的反饋不只迅速,還可量化,有具體數字可參考。執業十年的心理輔導師黃恩慧認為,就算是成人也會掉入這種陷阱裡,Like成了一種我們衡量自己是否受歡迎的工具,左右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試想想,你上傳一張自拍照,得到十個Like,但你朋友的自拍照卻有1000個Like,很自然的,你會聯想到朋友比較好看,朋友人緣較好。

發生在青少年身上時,他們不只跟朋友比較,也會跟過去的自己比較。尤其現在媒體上處處充斥著“網絡人氣王”這樣的訊息,把Like跟人氣掛勾,更是強化了孩子們在意Like的現象。

“原本外在的反應就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我覺得,社交媒體擴大了這樣的依賴,使情況變得更糟糕!”黃恩慧如此說道。

思考社交媒體的運作與Like定義

陳雲娟與黃恩慧皆認為,倘若想幫助孩子把Like和人生解套,首先父母可以做的,是跟孩子一起重新思考社交媒體的運作與Like的定義。

Like代表什麼?它可以沒有意義嗎?它會不會是同情?還是一種交換關係,我Like你,是為了以后你也會Like我?如果沒獲得Like,是不是就代表你人際關係不好,或者你發表的內容不好,還是剛好你發表的內容,不適合你朋友的年齡?

另外,兩位專家建議父母,不妨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運動、當義工、進行戶外活動等等,藉此擴大他們的生活圈。當他們接觸更多人群,有了不一樣的人際互動,對Like自然不會那麼介懷。進行活動時,也會有機會獲得真實的肯定,不需要依賴社交媒體上的Like來肯定自己。

陳雲娟指出,雖然這個年紀的孩子很在意朋友,家長給予孩子的肯定還是很重要,可以溫暖孩子的心。

黃恩慧則表示,限制孩子使用網絡的時間,避免提供毫無限制的網絡流量,確保他們在家裡的公共區域上網,也是可以參考的做法。

不過陳雲娟覺得,對青少年,不可以採取太強硬的手段去控制,否則他們反彈很大,會弄巧成拙,但也不宜用太溺愛的方式放縱孩子。

“父母可以默默關注,有時無聲勝有聲。以關心、鼓勵的方式,慢慢去健全他們還沒有穩定的心智。”

小心成為網絡上癮者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體會過沁所說的“有點失望”的感覺。黃恩慧如此形容在社交媒體上討不到Like的感受:就像你在一個公開場合發表演講,可是沒有人理會。

因此,伴隨而來的失望與被拒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這是很正常的心理,不管青少年或成人都一樣。

那什麼時候才應該出手干預呢?黃恩慧說,當我們發現,孩子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文章是為了建立對自我的認知,那就該注意了。

又或者,如果他每五分鐘就要檢查有沒有Like,就算要停也停不下來;如果社交媒體已取代了他的真實生活,他花在它上面的時間,比他跟人面對面相處的時間還多;如果他在虛擬世界的朋友,已取代了現實中的關係;如果他不能上網、不能連上社交媒體,無法發表文章或討Like就會焦慮不安;那他很可能已經是網絡成癮者,需要監督與教育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