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林麗平
(麻坡17日訊)蘊含在歲月背后的歷史,需要發掘,再還原真相,讓沉睡中的記憶慢慢復活,麻坡史記資源組織(Muar Historia)毅然扛起這項使命,希望有一天能為麻坡申遺!
2年前,麻坡史記資源組織開始將麻坡破碎的歷史,一片一片拼湊起來。參與該組織的義工,都抱著一個目標,就是為麻坡能繼馬六甲之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以張炳興為首的麻坡史記資源組織,擬定了5年申遺計劃,並積極整理和挖掘麻坡史料,冀望在2020年,完成為麻坡申遺的宏願,包括把麻坡列入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擬定5年計劃
目前,張炳興把自己在麻坡絲絲街,設立成麻坡歷史圖片走廊,透過歷史壁畫,把麻坡超過2000年的久遠歷史,呈現在大家眼前。
張炳興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麻坡史記資源組織目前正積極和瀚洋考古博物館合作,籌劃申遺大計,並希望由中央及州政府、國家相關部門主導,在財力與物力上給予鼎力支持。
他說,該組織立下的願景,是在麻坡沿河一帶,設立柔佛王朝博物館,以大自然及公園式作為主題,展出王朝時代的文明古物和珍藏品,也作為申遺的條件。
“我們將協助發展麻坡市區3公里以內的歷史區域,包括美化和照顧歷史建築物、街道和河流,確保珍貴的遺產不受破壞。”
他強調,麻坡的歷史就像一塊瑰寶,該組織將努力從文打煙古堡開始,從大馬路至六馬路的各政府、會館及宗教建築物,編制成一個開放式的博物館,將麻坡王城打造成一個遺產和文化的教育中心,成為全國的典范。
千年銅鐘牽引出古道
一個1850年前的古銅鐘,牽引出一條古道,一條在商貿、戰役中的重要河域。
張炳興說,目前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古銅鐘,是于1963年在麻河班卒支流出土,說明了早期馬來半島上存有一條橫貫半島的古商道,即是“ 彭麻古商道”。
他引述歷史學家許雲樵教授的著作《馬來亞史》中談到,馬來半島的“彭麻古道”,繪制了彭亨河和麻河之間的搬運道以及馬來半島的古國圖,中國古書上記載的拘利口,即為當今的麻坡河口。
古地圖展現400年前風貌
一張古地圖,展現了麻坡400年前的風貌,也留下珍貴的歷史遺產。
張炳興指出,葡萄牙地圖學家、歷史學家伊利地亞(Manuel Godinho de Eredia),曾畫下1604年一張葡萄牙人占領下的麻坡古地圖,證明了麻坡是在葡萄牙馬六甲殖民地的版圖內。
“麻坡的歷史,一直是馬來西亞史記中被忽略的一環,根據古圖,裡面有城堡、歐式教堂和磚屋、海關及海港等,展現出古代麻河口的風貌,建築樣式和空間格局。”
他說,根據史書記載,1615年和1616年,亞齊軍隊兩次進攻麻坡,與葡萄牙軍在麻坡激戰,摧毀了建設。
在荷蘭人擊垮葡萄牙人時,進一步摧毀麻坡文打煙城堡,如今這座城堡只見于史書上的記載,實體已不存在。
香妃城由來有典故
麻坡被喻為“香妃城”(Bandar Maharani),惟許多人卻不清楚,原來蘇丹后法蒂瑪( Sultanah Fatimah),是來自麻坡的華裔女子黃亞嬌,據說是港主的女兒。
張炳興指出,根據歷史記載,柔佛現代之父蘇丹阿布巴卡身邊的兩位得力夫人蘇丹后法蒂瑪(黃亞嬌)及蘇丹后斯希拉 (Cecilia Catherina Lange)。
“蘇丹后法蒂瑪黃亞嬌傳下長女公主東姑莉麗陽(Tunku Meriam),她在麻坡長大,后來麻坡三馬路(Jalan Meriam)以之命名。公主下嫁給彭亨州第二任蘇丹為蘇丹后。”
他說,麻坡60年代繁華的石梯碼頭(Tangga Batu),即現今的麻坡商貿酒店旁邊的巴莪巴士站,在1884年,蘇丹阿布巴卡和蘇丹后法蒂瑪(黃亞嬌) 在該處埋下“祈願錦囊”,正式開啟柔佛州“現代城市”。
麻坡歷史背景
麻河見證甲王朝興衰
麻河,一條歷史長河,它見證了馬六甲王朝的起點與終點,也孕育了柔佛王朝的發展;那蜿蜒曲折的河流,在2000年前,更是古今商船戰艦的必經之道,如今,卻彈奏著一首鮮為人知的故事。
700年前,麻坡曾經是曼者伯夷(Manjapahit)王朝的領土;麻坡班卒發現一個1850年前的古銅鐘;麻坡丹絨牙龍有一個被人遺忘的古墓園;麻坡還有荷蘭紅屋。
麻坡的歷史起源追溯到13世紀末,即1389年;來自巨港( 現今印尼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王朝遭曼者伯夷占領,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 逃亡至淡馬錫稱王,隨后被暹羅攻打奪回領土,拜里米蘇拉帶領1000多個隨從逃到麻坡巴莪和文打煙古堡,也成了馬六甲王朝的創始人。
當時,馬六甲與麻坡屬于同一個領土,拜里米蘇拉在馬六甲建立王朝,把工匠師留在麻坡開荒辟地。
1405年,拜里米蘇拉與下西洋的鄭和建立友好關係,過后受到中國皇帝的軍事庇護,為馬六甲王朝奠下穩固根基,也成就了今日的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