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谷公共巴士路線 乘客量上升重組見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巴生谷公共巴士路線 乘客量上升重組見效

(吉隆坡18日訊)巴生谷公共巴士路線重組(BNR)于去年11月執行后,乘客量在1個月內上升25%,證明重組能帶來正面效果。



根據陸路交通委員會(SPAD)研究,公共巴士路線在去年11月重組前,平均每日乘客量是25萬6029人,12月的乘客量上升至32萬149人。

報告指出,巴士路線重組后,從首站到終站將有更好的銜接性和覆蓋範圍。

冀增至241路線



報告說,巴士路線重組仍在初步階段,委員會的目標是從182條行駛路線增至241條。

巴士路線重組后,巴士服務在繁忙時間,每趟次從5分鐘介于30分鐘,其中76條道地路線,會額外獲得12輛巴士投入服務,讓乘客在繁忙時間快速抵達市中心。

增設10新資訊牌

自從在2015年啟動表現監控中心系統(PMHS)后,陸路交通委員會能透過該系統監督在巴生谷的巴士服務,如Cityliner Go KL巴士、Cityliner KKBB、Len Seng巴士公司、Metrobus、Selangor Omnibus、Seranas、Sri Indah Jaya、Wawasan Sutera Travel&Tours。

至于行駛路線不超過10公里的接駁巴士(Feeder Bus),在輕快鐵上提供顯著幫助,每日乘客量達5萬1000人次。

此外,為讓乘客掌握巴士抵達時間,陸路交通委員會將在大吉隆坡或巴生谷地區,增設10個新的資訊牌。

94%人滿意城巴服務

GO-KL城市巴士免費巴士于2012年投入服務后,不但是遊客的交通選擇之一,如今更成為上班族代步工具。

該免費巴士服務共4條路線,包括青線(KLCC會展中心-武吉免登)、紫線(中央藝術坊-武吉免登)、紅線(吉隆坡中環車站-敦拉薩車站)及藍線(武吉免登-敦拉薩車站)。

陸路交通委員會作出內部調查后發現,94%乘客對城市巴士服務感到滿意。

報告說,在66%長期使用城市巴士的乘客中,33%是前往上班,23%是出外逛街,其他使用者還有學院生。

根據調查,城市巴士的乘客量在2012年有8450人,去年激增至3萬8061人,預計2020年可達到5萬8562人。

推出實踐準則通令
減對公共車輛傷害

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根據2007年至2014年巴士意外做出研究后,發現危險駕駛是導致巴士,在路上發生意外的主要因素。

以上調查顯示,道路與環境和超速分別居后,其他原因還有司機疲憊、酒精、能見度、煞車器失靈、超載和輪胎不合標準。

有鑑于此,陸路交通委員會便推出實踐準則通令(ICOP),讓司機在面對意外時,設法減少對公共車輛的傷害。

去年4917名司機在更新執照時,均被要求參與實踐準則通令。

更換學巴基金213人獲批

政府在2013年推出的更換學巴基金,在1年內獲得233份申請,其中213人獲得批准,批出貸款額高達1850萬令吉。

此基金獲得國民儲蓄銀行(BSN)配合,財政部也撥出1000萬令吉,減輕學巴業者在購買新巴士時需付的頭期。

20人申請失敗,原因是被判入窮籍。

此外,政府在關注學生的安全工作上,也包括退出學生保險基金,一旦發生死亡、終生殘廢或需要醫療費用、住院費,均能向該基金索償。

該基金在去年共讓150萬名,7歲至19歲的學生受惠。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