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泰王(第5篇) 泰王宣揚“適足經濟”模式 小康自足好過當亞洲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永遠的泰王(第5篇) 泰王宣揚“適足經濟”模式 小康自足好過當亞洲虎

泰王早年出訪一個鄉村時,接受村民的花環。(法新社)
泰王早年出訪一個鄉村時,接受村民的花環。(法新社)

整理:本報國際組



泰王蒲湄蓬在位期間提出“知足常樂”的小康經濟理念,並藉此提醒國民,不必盲目刺激經濟膨脹,不要被“爭當亞洲第五小龍”的想法沖昏頭。

泰王“適足經濟”的理念源于1974年,他說:“有人說泰國太落后、太俗氣,沒現代化的東西。但我們還是能自給自足,希望大家產生一種觀念,那就是使泰國發展成為自給自足的社會,社會穩定,經濟達到自給自足的小康形態。”

他想強調的是“知足常樂,自給自足,社會穩定”。蒲湄蓬說:“千萬不要讓任何人搶走這種小康社會形態。”



不屑資本主義

即便是1997年泰國發生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大型企業紛紛倒閉,泡沫經濟破裂帶來骨牌效應,該年蒲湄蓬生日時再次提到“自給自足理念”。

他說:“外國的經濟稱為‘貿易經濟’,不同于我們泰國的‘自給自足’模式,經濟自給自足,當然不用怕外面的衝擊,照樣泰然處之。”

其他國家向資本主義靠攏,在國際貿易大棋盤上合縱連橫,泰王依舊宣揚“適足經濟”模式。

泰王深信,“只要我們能恢復這種經濟模式,哪怕只恢復一半,或者只有四分之一,也能照樣自給自足。這種改變需要時間,而且不是容易的事,也許有人急著想變回來,那從現在起開始做,就一定能在未來實現。”

泰王說:“是否當‘亞洲之虎’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的經濟能自給自足,所謂的自給自足,就是能依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扶持自己,滿足自己‘知足常樂’的經濟模式。”

1999年蒲湄蓬說,自給自足的條件是“知足”,減少經濟上的貪婪欲念;不貪,自然不會去與其他人爭利益,只要有這種價值觀念,不貪、知足、誠實,人就會感到小康之福。

詩琳通繼承父王的任務

深受泰王影響,泰王次女詩琳通公主也十分關注農業,她曾在與中國的交流研討會上發表《蒲美蓬國王陛下農村發展思想》專題演講,詳細介紹泰王以培訓教育促進農業發展的理念。

詩琳通公主說,泰國皇家農業計劃在因地制宜,發揮農民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著力解決當前農業面臨的環境污染,缺乏食品生產和衛生標準,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率低等問題。

詩琳通與泰國米之神基金會有不解的情緣,多次與創始人迪查老師會面,學習各種生態農業的知識,也親自參與米之神基金會的糙米選種,基金會將這批由詩琳通公主挑選培育的水稻命名為“公主米”。

家族擁華人血統獲賜“鄭”姓

蒲湄蓬家族有中文姓氏,姓“鄭”。蒲湄蓬的中文姓名是“鄭固”,至于為何泰王家族有中文姓氏,則要從卻克里王朝的建立開始說起。

卻克里王朝,也稱“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開國君主通鑾,延續至蒲湄蓬已是第九代國王。

卻克里王朝建立之前,泰國曾是擁有華人血統的吞武里王朝國王鄭信(泰名:丕耶.達辛,Somdet Phra Chao Taksin Maharat,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的天下。同樣有華人血統的通鑾,是鄭信從小就認識,一起長大的玩伴,堪稱兄弟。鄭信稱王后,通鑾被封為大元帥。儘管兩人相差3歲,鄭信還封他為王子,獲賜“鄭”氏。

入貢大清獲封“拉瑪一世”

1782年,通鑾利用反國王的叛亂發動政變,推翻鄭信,鄭信后來被宣佈為瘋癲並被殺死。有另一種說法,指鄭信是被政變中的亂兵殺害,通鑾援救不及,自此通鑾自立為王。

為了憋清“篡位”,1786年,通鑾入貢大清,寫信給當時的“萬邦之主”乾隆皇帝,進表自稱為鄭信之子“鄭華”,要求冊封,清庭信之,封名號“拉瑪一世”。

從此,每當新一任的泰王登基,都會向當時的清王朝請求冊封。而冊封的信件內,所用的無不是他們鄭姓的中文名。

雖然往后清朝衰落,泰王不再請求中國冊封,他們的中文名字還是被保留下來。

罌粟危害國民健康
山地計劃大力肅毒

1963年6月間泰王蒲湄蓬曾與泰后詩麗吉到台灣友好訪問4天,目的是觀摩農業技術,泰國農地面積廣,在泰北山區也是以務農為主,但都種植罌粟提煉鴉片及海洛英,影響國家形象和危害國民健康。

泰王聽聞溫帶果樹在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早有栽植成功的經驗,泰方組成農業學者專家十余人訪問團來台,參訪梨山,見到豐碩的成果,決定請台灣協助,將泰北山區徹底改變。泰王由當時台灣駐泰大使沈昌煥轉達,希望台灣給予支援。

泰王在1969年擬定“泰王山地計劃”,令在泰北金三角的貧困居民停種罌粟,以高經濟作物替代罌粟,既可滅貧,又可達到肅毒目的。

在台灣農技團的教導下,泰國山區居民開始種梅子、桃、梨等高經濟作物,收益比種罌粟好很多,大家紛紛改種果樹,除了果樹之外,“泰王山地計劃”還陸續發展蔬菜、茶葉、竹林、花卉、種苗等農業計劃。泰北茵他儂山區由于于交通較為便利,水源又豐富,發展成花卉養殖場。如今泰北成為花卉的主要產地,曼谷的花卉市場有九成是來自泰北地區。

泰方曾在國際農業會議上公開表示,各國對泰國的農業援助,僅限于經援或選派專家草擬研究報告,唯有台灣的專家親自在泰北山區栽種蔬果,對泰北山區居民的生活有莫大的助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2